新生寶寶吐奶媽媽護理有方
對于媽媽們來說生孩子是痛苦的事情,但是比這更痛苦的事情莫過于孩子吐奶了。今天買的新衣服,喂完寶寶抱在懷里給他拍背助消化,結果送了一大份禮在衣服上。很多媽媽都不知道孩子為什么吐奶,接下來我們就來介紹一下有關孩子吐奶的護理方法。
幫助孩子拍嗝的方法:將孩子豎著抱起,輕輕拍打后背5分鐘以上,是幫助孩子拍嗝的基本方法。如果孩子還是不能打嗝的話,也可以試試用手掌按摩孩子的后背。還可以支起孩子的下巴,讓孩子坐在自己的腿上,然后再輕拍后背。因為孩子坐著的時候,胃部入口是朝上的,因此打嗝也就比較容易了。
了解寶寶吐奶
首先,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新生兒的胃部構造以及他們吃奶方式上的特點。新生兒容易吐奶的原因在于他們的胃部和喉部還沒
有發育成熟。新生兒的胃部,從正面看是橫躺著的,呈不穩定狀態,同時賁門部位(胃部入口)還比較松。也就是說,大人吃飯時,當食物進入胃部后,賁門會通過收縮來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于新生兒的胃賁門部位還不能很好地進行收縮,從而導致進入胃部的奶汁可以比較容易地流回食道。有些時候則是因為寶寶吃得太多,身體以嘔吐的方式來扔掉多余的奶。另外,與大人相比,新生兒的喉頭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新生兒含乳頭的方式比較笨拙,從而導致吃奶時空氣容易與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當孩子打嗝或身體晃動時,吃進去的奶也就跟著流出來了。待到孩子長大一些,賁門長結實一些,自己會坐立會打嗝時,吐奶現象就會自然消失。
無論是母乳喂養還是吃奶嘴的寶寶,吐奶在新生兒期都是正常現象,大多數新生兒在出生后頭幾個月基本上每天都要吐幾次奶。喂奶嘴的情況,奶嘴孔如果過小,孩子就要用力吸吮,從而導致空氣與奶汁被一起吸了進去,也容易引起吐奶;但如果奶嘴孔過大,孩子吸吮時就容易被嗆著而引起劇烈的咳嗽。所以,在選擇奶嘴時,我們要考慮到奶嘴孔大小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但吃母奶的孩子在這方面要優于吃奶瓶的孩子,吃奶瓶會吞咽大量空氣,吃母乳則不會,因為寶寶的嘴和媽媽的乳頭形成一個真空吸附,空氣不容易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