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坐月子喝湯要科學
冬季寒冷,新媽媽產后要注意飲食,一般這個時候喝湯是不錯的選擇。那么冬季坐月子喝什么湯好?母嬰專家指出,喝湯有利于產后恢復,但要注意飲食科學,所以產后坐月子喝湯要科學:
1、不宜在產后大量飲湯。因產后1~2天內機體組織中潴留的水分迅速返回循環,使血容量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大量飲湯會加重心臟、腎臟的負擔。同時,新生兒需乳量少,而多飲湯有催乳作用,可導致乳汁淤滯而引起乳房脹痛,若處理不當易發生急性乳腺炎。因此,分娩后一周內產婦飲湯宜適量。
2、不宜飲高脂肪濃湯,如老母雞湯、豬蹄湯、肥排骨湯等。飲高脂肪濃湯易產生油膩感,影響食欲,并導致發胖。還有嬰兒對高脂肪乳汁不能很好吸收而易引起腹瀉。因此,產婦應飲蛋花湯、魚湯、豆腐湯、瘦肉湯、蔬菜湯、面湯及米湯等,以滿足母嬰對營養素的需要。
產后補血不能靠大量喝湯,喝湯要適量,一天喝2~3碗就足夠,可多選擇帶湯的菜肴,如魚湯、去皮雞湯、羊肉湯、牛肉湯、瘦肉湯、雞蛋湯等,既可補充水分,又可攝人營養,還能促進乳汁分泌,保證母乳喂養的順利進行。另外適當進食一些如阿膠、紅棗、紅糖、豬肝、豬腰等對補血很有療效,坐月子期間可吃3~5次。
冬季坐月子喝什么湯好呢?這里小編推薦幾款湯。
冬季坐月子營養美湯:
花生豬蹄湯
原料:豬蹄2個,花生150g,鹽、味精適量。
做法:將豬蹄除去蹄甲和毛后,洗凈,和花生一起放入燉鍋中,加水適量,小火燉熟,加食鹽、味精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花生性味甘平,入肺脾經,其功能益氣、養血、潤肺、和胃。豬蹄性味甘、咸、平,入胃經,其功能補血通乳。此湯主治產婦產后乳汁缺乏。
黃芪燉雞湯
原料:黃芪50g,枸杞15g,紅棗10顆,母雞1只,蔥1棵,生姜2片,鹽、米酒適量。
作法:黃芪入濾袋內,母雞洗凈,氽燙、沖涼、切塊,蔥切段備用。以上加入清水,小火燉燜1小時后加鹽、米酒即可食用。
功效:黃芪甘溫,功能補氣健脾,益肺止汗,可補氣生血而化生乳汁,民間常用于治療產后乳汁缺少,又可補虛固表,治療產后虛汗癥。母雞性味甘溫,能夠溫中健脾、補益氣血。此湯適用產后體虛、面色萎黃、乳汁過少、易出虛汗等癥。
豬蹄通草湯
原料:豬蹄2只,通草6g,蔥白3根。
做法:將以上3味共同加水煮湯。
功效:通草有清熱通乳的功能。此湯通絡下乳,每日分3次服,連服3日。適用于產后缺乳。
母嬰專家提醒:知道了冬季坐月子喝什么湯好,所以為了更好的保證產后恢復,我們要注意產后科學喝湯。如果您冬季坐月子進補需喝湯,不妨試試以上幾款湯,但一定要注意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