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學步鞋要慎重選擇
小寶寶剛出生,身上每一部分都是柔柔軟軟的,而且身上都帶著寶寶特有的奶香,甚至連小腳丫都是奶香味的。爸爸媽媽們肯定都特別喜歡自己寶貝的小手小腳。隨著寶寶的成長,慢慢從不會爬到滿地爬,再到開始漸漸地學著站立,開始學習走路。這時就要為寶寶選擇學步鞋啦。這里面可有許多要考慮的事情,日常護理媽媽們一定要記清楚啊!
![](/d/file/2014-12-20/7e8581765469ae449695ada6fc19a841.jpg)
認識寶寶的小腳丫
特點1:腳底脂肪層比較肥厚
因為寶寶的腳掌脂肪層厚,腳掌的足弓尚未發育完全,無法完全吸震,所以寶寶走起路來總是搖搖晃晃,重心無法像大人一般穩固。
特點2:易流汗
寶寶除了腳掌的脂肪層較厚之外,因為新陳代謝速度較快,所以腳汗非常嚴重。
合適的學步鞋對寶寶非常重要
0~3歲是寶寶足部腳骨和形狀的發育重要時期。寶寶約一歲左右開始進入學步期,寶寶的小腳丫雖然還沒發育完全,但已經開始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學習之一——走路。選擇合適的學步鞋對于寶寶來說意義重大。
一雙好的學步鞋應該具備以下這些特點:
幫助寶寶穩固重心,更好地均勻承重
保護寶寶脆弱的腳踝
讓寶寶養成正確的走路姿勢
減震
透氣
學步初期、學步期、獨立行走期側重點各不同哦
第一階段:爬行期至學步初期的寶寶
15個月前的寶寶處于爬行期至學步初期階段。寶寶開始嘗試站立以及學步。在此階段應多鼓勵寶寶在室內赤足,讓足部直接接觸地面,增加足底抓地感,培養平衡力。而為了保暖及避免足部受傷,亦可以穿著鞋底較薄及軟身的學步鞋,保持足底抓地感。
【NG】在挑選時,切不能選擇鞋底厚且硬的款式。寶寶在行走時,鞋隨著腳部的運動需不斷地彎曲。鞋底越厚,彎曲就越費力,容易引起腳的疲勞,并進而影響到膝關節及腰部的健康。
第二階段:步態未穩的學步期寶寶
15個月后的寶寶正式處于學步期,開始了更多的學步走路。但由于此時的寶寶其腳部骨骼發育尚不成熟,步態未穩,因此需要更多地保護腳掌、腳踝。在挑選學步鞋時,因選擇前足容易彎折的學步鞋,但鞋底后部要有一定硬度來做承托,即鞋底的前1/3亦彎曲,后2/3稍硬不易彎折。
【NG】有些童鞋的彎折部位在鞋中部——腳的腰窩處,這樣容易傷害寶寶嬌弱的足弓?茖W的彎折部位應位于腳前掌的跖趾關節處,這樣才與行走時腳的彎折部位相符。
獨立穩步行走的寶寶
寶寶逐漸可以自己穩步行走了,雙足長時間承受體重。此時媽媽們購鞋時應挑選更強調包覆性的鞋款,鞋底稍厚些、彈性較好的嵌底式鞋或牛筋底鞋,它能夠吸收地面對跟骨及大腦的震蕩及保持穩定。
【NG】鞋底太軟的學步鞋,支撐力不足,不能起到支撐腳掌的作用。踩下時,腳心窩外側就會著地,影響腳外側縱弓的生長。同時軟鞋底薄,沒有減震效果,對腳跟骨震動大,容易讓母嬰寶寶踝關節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