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專家解析的15種小兒推拿法
寶寶的成長之路上,父母們無疑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無論從最初嬰兒期寶寶的喂養和日常護理,還是到學齡期寶寶的成長教育,父母們無時無刻不為自己的寶寶著想。父母們總是會為了嬰兒期寶寶們的健康成長,給寶寶們買一些營養素較高的奶粉,其實,父母們還可以通過推拿法來促進孩子的生長發育哦!
![](/d/file/2014-12-20/24aae316a9d55e2bf3ed8bfdc9295909.jpg)
1.脾經
位于拇指橈側緣或拇指末節羅紋面。循拇指橈側邊緣由指尖向指跟方向直推為補,稱補脾經;自指跟向指尖方向直推為清,稱清脾經;來回直推為平補平瀉。亦有旋推拇指末節羅紋面為補的,補脾經和清脾經統稱推脾經。補脾經能健脾胃、補氣血,清脾經能清熱利濕、化痰止嘔。
2.肝經
位于食指末節羅紋面。旋推為補肝經;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稱清肝經,反之亦為補。補肝經和清肝經統稱推肝經。清肝經能平肝瀉火、熄風鎮驚、解郁除煩。
3.心經
位于中指末節羅紋面。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稱清心經,反之為補,補心經和清心經統稱推心經。推心經對高熱神昏、煩躁、夜啼、口舌生瘡、小便短赤等有效。
4.肺經
位于無名指末節羅紋。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稱清肺經,反之為補,補肺經和清肺經統稱推肺經。補肺經能補益肺氣,清肺經可宣肺清熱。
5.腎經
位于小指遠端指節末節羅紋面。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稱清腎經,反之為補,補腎經和清腎經統稱推腎經。補腎經具有補腎益腦、溫養下元的作用,清腎經能清利下焦濕熱。
6.坎宮
眉心至眉梢成一橫線。兩拇指自眉心向兩側眉梢分推,稱推坎宮,亦稱分頭陰陽。推坎宮能疏風解表、醒腦明目、止頭痛。
7.攢竹(天門)
兩眉中點至前發際成一直線。兩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稱推攢竹,又稱開天門。開天門能疏風解表、開竅醒腦、鎮靜安神,外感內傷均宜。
中醫作為我國古老文化的傳承之一,經歷了層層歷史洪流的篩選后,仍舊伴隨在我們的生活左右。推拿法就是以傳統中醫為依據,為我們帶來身體上的舒適感,放松我們的肌肉,進而促進骨骼和各內臟系統的發育。因此,將推拿法應用于寶寶們,可以作為父母們日常育兒的小秘招之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