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寶寶拉肚子如何調理
到了秋季,很多寶寶都開始出現拉肚子的情況,這到底是什么原因所致呢?秋季寶寶拉肚子,又該如何調理呢?從健康育兒的角度講,寶寶拉肚子,除了要注意日常飲食外,還要注意補水。因為拉肚子,很容易導致寶寶缺水。
秋季寶寶拉肚子如何調理
1、補水很重要
秋季拉寶寶肚子整個病程5~7天,往往一周左右就會痊愈,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秋季拉肚子不會引起生命危險,常見的并發癥是拉肚子引起的脫水。因為孩子的體液特點是細胞外液量多于細胞內液,所以在發生嘔吐和拉肚子時,會丟失很多細胞外液,比成人更容易發生脫水。除了少數孩子會發生嚴重的脫水,需要去醫院就診,90%左右的孩子都可以在家觀察,除了給孩子進行退熱等對癥處理外,最重要的就是補水了。
可以給患兒飲葡萄糖鹽水,1升水里加葡萄糖3湯匙(約50克)、鹽半茶匙(約2克)。父母一時找不到葡萄糖,也可以用普通白糖代替。或服用新配方的口服補液鹽:氯化鈉3.5克、枸櫞酸鈉2.9克、氯化鉀1.5克、無水葡萄糖20顆,加水至1000毫升。或是喝米湯加鹽溶液,配制方法為米湯500毫升(可用500克裝酒瓶量),加鹽1.75克。再或者是米粉加鹽溶液,米粉25克(喝湯用的瓷湯勺約2勺)加入食鹽1.75克,用500毫升熱開水攪拌后飲用。這3種液體可以隨用隨配,隨時口服。
2、注意調節飲食
病情輕者或重者均不必禁食,只要孩子有食欲就可鼓勵其進食。急性期可減少哺乳的次數,縮短每次哺乳時間,可吃牛奶加等量米湯等。病情較重伴脫水者應到醫院及時就診。
針對拉肚子的處理,宜增加流質飲食的攝入,如藕粉、菜汁、果汁、雞蛋湯、軟面和稀粥等。這些流質飲食易于消化吸收,并含有人體所需的大量電解質。在飲食中適當添加一些水果和蔬菜,如西紅柿,土豆,茄子,黃瓜,柑橘和紅果等,不僅能夠補充豐富維生素C和B,而且起到止瀉、收斂作用,還可增加體內津液。雞蛋羹攝入后也有收斂作用,并可保護胃腸黏膜和潰瘍面。如果拉肚子時間過長,可在每頓餐前可吃上一小片烤糊的饃片,這在醫學上又稱為“碳末”,是中藥的一種,可吸附細菌及毒素,使其排出體外,起到收斂和清潔腸道作用。
患兒營養好轉后,可逐步恢復飲食,進食必須由少到多,由稀到濃,切不可操之過急。
特別提醒:秋季寶寶拉肚子,除了注意補水跟飲食結構外,還需注意的就是保暖。因為秋季的天氣比較涼爽,而寶寶的體質由于拉肚子又比較虛弱,如果在不注意保暖的話,不僅會加重病情,還會導致寶寶感冒、咳嗽的病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