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父母也能生出高寶寶有訣竅
寶寶的成長情況,后天育兒因素占有很大部分,不過很多基因決定的東西則是天生就決定好的,尤其是身高問題,很多身高較矮的父母一直擔心自己的孩子將來會長不高,其實,矮父母也是能生出高寶寶的,這里面也有著一定的訣竅,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這個方面的發育常識。
矮父母也能生出高寶寶有訣竅
一般來說,父母高,兒女的身材往往也較高;父母矮,兒女的個頭也大多較矮。科學家將此現象歸結于遺傳。不過,遺傳因素的影響力最多只占60%,另外40%則由后天因素所決定。只要養育方法科學,矮夫妻也能養出高兒女。所以,想要生出高寶寶,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注意母嬰健康發展。
一、平穩度過斷奶期
喂養孩子剛剛斷奶,對新的食物很不適應,因而進食少,致使營養物質攝取大幅度減少。專家奉獻的“錦囊”:半歲起添加輔食,到10個月左右完全取代母乳,使孩子的口味與消化功能順利過渡到斷奶期。
與此同時,每天為孩子安排四餐,早餐吃牛奶、面條、雞蛋,中餐米飯、瘦肉或禽、魚為宜,晚飯食米飯、肉湯、蔬菜為佳,晚上10點左右再吃點面條,兩餐中間給點蘋果、香蕉、桔子等水果為零食,避免斷奶期帶給孩子發育上的消極影響,讓孩子能夠平穩度過斷奶期。
二、學會挑選誕生時間
科學家發現,人的身高與出生季節有關,春天出生的嬰兒長大成人后比其他季節出生者個頭高一些,如4月份出生比10月份出生者平均高出7.62厘米。這與嬰兒出生后所受到的日照長短有關。陽光可刺激腦內的松果體,產生更多的褪黑激素,激發人體的生長發育。所以想要孩子長高,不妨試一試在六七月份受孕,讓寶寶能夠在春天出生。
三、盯準快速長高期
孩子開始快速發育身高一般是在青春期,就我國而言,男孩子為13-15歲,女孩子為11-13歲。運動醫學專家建議:幼兒期應增強平衡性、敏捷性、柔韌性和靈活性的調節力,如舞蹈,結合游戲所進行的跑、跳。少兒期應以室外活動為主,如打球、跑步、體操、日光浴等。青春期應以彈跳運動為主,如跳躍摸高、引體向上等。這些運動都是能促進骨骼生長和發育的,有助于孩子長高。
四、保持充足睡眠
一般人入睡后1小時是人體內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期,讓孩子睡足睡好,每天不得少于9~11小時。并養成每天午睡1小時的習慣,也是有效的一招。此外,不妨讓孩子在睡前喝1杯牛奶。牛奶可提供豐富的鈣質與維生素D,可與體內的生長激素相“呼應”,使其長骨發育既快又強健,同時夜間也能讓牛奶更好地吸收。
母嬰能夠順利恢復正常身體狀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孩子剛剛出生的時間,爸爸們要做好照顧媽媽們的工作。此外,在孩子的身高上要做足功夫,而在孩子的教育上也要上心,爸爸媽媽們可以多向老人們請教育兒知識,這樣也可以幫助自己讓孩子能夠更好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