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第一年的五種常見病
三號常見病:濕疹
濕疹是寶寶期常見的皮膚疾病之一,是一種過敏性疾病,與過敏體質有關,經常反復出現,難以完全根治。
濕疹可使寶寶奇癢難忍、夜不成眠、煩躁不安。治療有一定效果。必要時可在指導下使用消炎、止癢、脫過敏藥物,切勿自己使用任何“膚輕松“等激素類藥膏。因為這類藥物外用過多會被皮膚吸收帶來副作用,長期使用還會引起局部皮膚色素沉著或輕度萎縮。
用什么樣藥物劑型治療濕疹依據濕疹表現而定,如紅腫明顯,滲出多者應選溶液冷濕敷,不可用油膏;紅斑、丘疹時可用洗劑、乳劑、泥膏、油劑等;呈水皰、糜爛者需用油劑;表現為鱗屑、結痂者用軟膏。
濕疹可使用的藥物種類繁多,應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凡更換新藥前,一定把以前所用藥物清除干凈。在更換藥物時最好先在小塊濕疹涂擦,觀察效果,以決定是否使用。避免因藥物使用不當加重病情。
對濕疹不嚴重的寶寶,只需局部用藥,但不能自行濫用藥物,以免引起皮膚損害或感染。
四號常見病:鵝口瘡
出生不久的寶寶,常常會不明原因的哭鬧、拒食。此時檢查寶寶的口腔,往往可以發現舌頭或頰部有成片的雪白色乳凝狀的斑片,這在醫學上稱為“鵝口瘡”,又叫雪口。患有此病的寶寶因喝奶時會有刺痛感,因此經常哭鬧不安或不愿意吃奶。
初起時常在舌面上出現白色斑膜,繼而蔓延到牙齦和頰外,發病處有斑片白膜,周圍黏膜充血。發病時口腔有灼熱刺疼和干燥感,部分寶寶伴有低燒的癥狀。嚴重時斑膜可波及咽喉、氣管或腸道黏膜,有時可引起發熱、呼吸困難或腹瀉。
當寶寶發生鵝口瘡時,第一時間內要將所有喂養用具徹底煮沸消毒,寶寶的衣物最好是開水燙過后暴曬(因為衣物如果殘留真菌將成為感染源)。之后奶瓶、奶嘴均需煮沸消毒,配奶時應先洗手,奶嘴不要碰到其他任何地方以免受污染。
母乳喂養的媽媽,每次喂奶前用溫毛巾將乳房擦洗干凈并洗手。同時寶寶的手也要多用清水洗,同時每次喂奶之后應用棉簽清潔寶寶口腔。
除此之外,可用1.4%的碳酸氫鈉液洗口腔后用制霉素片涂口腔,每天2-3次,最好選擇兩次喂奶之間進行。在口腔白膜狀物消失后還需治療2-3天,以免反復。
五號常見病:貧血
寶寶貧血以缺鐵性貧血為主。由于出生后的前幾個月無法添加輔食,鐵的攝入量較少,而母體內儲存的鐵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漸耗盡,從而在出生后2個月起,寶寶常出現輕度貧血,被稱為生理性貧血。
大一點的寶寶,也可能由于未及時添加輔食而發生貧血。表現為面色蒼白、食欲減退、精神不振等,長時間的貧血還可能導致寶寶的智力發育落后、免疫功能低下等不良后果。
寶寶期應定期為寶寶檢查血常規。由于鐵劑對胃腸道有一定的刺激,用藥后可導致食欲下降,故輕度貧血寶寶,應以食補為主。4個月以內的寶寶,可選擇強化鐵的奶粉。母乳喂養的寶寶,媽媽應注意加食雞蛋、動物肝臟、瘦肉等,4個月以上的寶寶則可根據月齡自行進食上述相應食物。
以上就是寶寶出生第一年的五種常見病的介紹,所以想要成為一個合格的媽媽,不是一蹴而就的,還是需要慢慢的在經驗中吸取經驗教訓,同時還要學習一些相應的理論知識。雖然父母照顧寶寶的經驗也是像一張白紙那樣,從零開始學習。但只要了解了寶寶出生第一年的五種常見病,就可以很好地應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