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寶寶形形色色的行為問題
現在的媽媽流行“一切照書養”,一旦發現寶寶比“國際標準”胖了、瘦了、出牙少了、開口晚了、睡眠少了、夜奶喝多了……媽媽就陷入了無盡的煩惱。
爸媽除了關心寶寶的身體健康之外,相信對于寶寶的性格、心理、行為等,也是倍受關注的。爸媽們常發愁:黏人、怕生;固執、叛逆;膽小、嬌氣……怎么總有這么多難題存在?
PART4:形形色色的行為問題
固執叛逆,脾氣倔犟
在爸媽的抱怨聲中位居榜首的,是寶寶的“壞脾氣”,只要一不順他的意思,他就會發脾氣,而且經常這樣!很多爸媽都會有這樣的抱怨。
CASE
寶寶現在脾氣似乎很大,比如吃飯時,他總要自己拿勺子,但又送不到嘴里去,你要是幫他,他就又開始鬧,使勁喊叫。(竇潤,10M,♂)
寶貝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小脾氣越來越大了,而且一不如意就會扔東西咬東西,有時候還打人,怎么說也不聽,有時越說她她就越打的歡。(張喆雅,18M,♀)
叛逆。越是不讓他干的事情,他越要干。還很情緒化,高興時特別有禮貌,逢人就打招呼;不高興時,跟他說話,他不但不理人,還要用小手打人。(曹志恒,24M,♂)
脾氣越來越倔。做錯事的時候心里是知道自己做錯了,但是就是不肯承認。以前還會說句“下次不會了”,可現在干脆抿著嘴巴站在一旁,任你講道理也好打罵也罷,都只是低著頭不說話。(鄧茵婷,24M,♀)
脾氣太臭,達不到目的時,居然會倒地示威,即使屁股挨巴掌,也挺著,直到你好言哄他起來,算是有個臺階下了。(仇梓行,30M,♂)
執拗,什么都要自己做,開門關門,開燈關燈......所有大人做的事,他看見了,就要自己去做。大人要是在他前面做了,一定要從頭讓他做才行。比如回家吧,:下車,媽媽關的車門,不行,打開,齊齊關!齊齊按門鈴(家里沒人也要按),齊齊刷門卡,齊齊開門(樓梯間的門,笨重無比),媽媽手拿開,齊齊自己開門……從下車到進門,不幸的話,得要半個小時。(齊齊,32M,♂)
現在有自己的主見了,很多事情都喜歡跟大人對著干,不許他做的事情,他偏要搶著做,有些事情讓他自己做,他又不肯了。(張逸丞,33M,♂)
爸媽實用對策——幫助寶寶控制情緒
寶寶成長的過程中,會漸漸萌生自我,自我主張的情形也會變多,發脾氣成了寶寶表達自己感情的方式,而且不是個別行為。成年人在受到“生氣”、“失望”這種情緒的影響時,往往內心就會自行化解。但是,年紀幼小的寶寶還沒學會如何控制自己,還無法做到這一點。在他們看來,任何目標都是重要且必須馬上實現的,沒有“為什么”和“時間先后”,他們對時間的概念很模糊,最重要的只是“現在”而已。
方法:
1、 爸媽讓寶寶做決策,去決定該怎么做,讓寶寶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2、 讓寶寶轉移注意力,無暇考慮自己的感受而被其他東西吸引,比如爸媽的逗趣表情。
3、 耐心地跟寶寶解釋,讓他知道“為什么”,而不是單純的制止、批評。
嬌氣膽小,沒安全感
寶寶內向、膽怯的性格,似乎并不會隨著寶寶年齡的長大而有所改善。所以,它也就成為了讓爸媽頭疼不已的第二大教養難題。
CASE
太小心了,覺得會養的嬌氣了;放任自由吧,又怕長不好。書籍,圖片成堆的買;益智玩具從0月起,一件不少;7個月起扛著他走遍各個早教中心,只覺得做的不夠,不知道怎么才能做的更好,找到更合適他的方法。很煩哦!(Gerry,10M,♂)
女兒特別膽小,就是她每天都見的鄰居一叫她,她也會顯得很害羞。平時一聽到人家放鞭炮的聲音,馬上就往我懷里鉆,還說“媽媽,怕,怕。”(潘姿彤,16M,♀)
寶寶的膽子特別小,一個人不敢單獨呆在房間里,有時連我上洗手間他都要跟進去,見到同小區的鄰居或是公司的同事們,只要別人叫他一聲他就嚇的躲到我背后去或是鉆到我懷里不敢抬頭,摸他一下,他就嚇的直哭,有時走在路上鳴車喇叭的聲音都可以嚇的他晚上睡覺發驚。(付錦坤,23M,♂)
特別嬌氣。小朋友搶他東西,她就哭著生氣跟人大告狀。家里人說她不乖不聽話,她也哭著生氣。自己不小心輕輕的碰著或者摔著了,她也哭著生氣。好象不管什么事,只要不符合她心意和想法,他就用哭著生氣來處理。(張開心,33M,♀)
爸媽實用對策——正視挫折,及時給予情感回應
寶寶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產生不安全感,尤其是在遇到挫折的時候,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也會讓寶寶感到好一陣沮喪。寶寶變得越來越膽小、氣餒,甚至變得愛哭、離不開爸媽。介紹幾個小妙方給爸媽參考,或許可以改善寶寶的這種情況喲!
1. 要經常給予寶寶保證性的聲音,讓寶寶感受到自己是被支援的。
2. 耐心聆聽寶寶的感受,還可以加上一個擁抱。
3. 面對挫折時,爸媽要給寶寶鼓勵和贊美,永遠藏在爸媽臂彎里是行不通的。
4. 對寶寶的感情表示同情、理解,并把這個資訊傳達給寶寶,回饋情感。
5. 不要用成年人的大道理來說服寶寶。
6. 特殊的情況下,把寶寶抱離公共場所是解決的最好方法。
7. 在生活中建立安全感,可以讓寶寶尋找一個可以給自己安全感的物品,比如毛巾。
精力旺盛,太過好動
在爸媽心中,寶寶活潑、好動是件好事,如果過了某個度,似乎就有點讓人束手無策了,這還算是正常現象嗎?
CASE
寶寶現在4個多月了,太好動了。不睡覺的時候根本就要一個人看住,連干活都沒時間,要是稍走開一會就會哭!(朱樂樂,4M,♀)
太好動,精力比男孩還旺,只要她醒著她就沒閑過!(王楚頤,17M,♀)
爸媽實用對策——盡可能布置寶寶自由活動的安全場地
寶寶的好奇心是很旺盛的,這就注定他們從出生開始(尤其是一周歲后,剛會走路之時),便會因太興奮而東奔西跑,顯得非常好動,精力也充沛得不行,不過只要寶寶的睡眠、飲食質量都沒問題,那么,爸媽就該正視于寶寶的這一現象。隨著動作的發展越來越靈活,寶寶對周圍的探索活動更是會“肆無忌憚”,周圍的任何物品都會想把它當成玩具,對其敲敲打打、摸摸舔舔更是家常便飯,所以,爸媽做好安全措施可是很關鍵的喲,不想讓寶寶觸碰的東西要提前收拾好,放在寶寶不可能看到、拿到的地方。雖然我們主張爸媽要肯定寶寶的“自我主張”,但是有時候也需要用堅定的態度告知寶寶哪些可做,哪些不可做;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險的。爸媽適時的干涉很重要,否則,即便寶寶沒有受到人身上的傷害,將來在性格發展上也會變得以自我為中心。
(以上內容僅授權39健康網獨家使用,未經版權方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