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就是長大了……
那天,跟鄰居家3歲小孩談話,他的言語中涉及汽車、一個即將完工的大樓,大樓里好像還有一棵樹,不停地長,結果大樓就有了一個大洞——被樹撐破的。從他支離破碎的語言中,我概括了他的大概內容,這就是一個3歲孩子的思想,純正的自由派,但絕對與他的生活相關。
真的?假的?太復雜了
女兒3歲的時候,有一天晚餐之后,她對我說:“媽媽,我喝茶了,把茶葉吞進肚子里了。”我隨口回答了一句:“那以后你的肚子里會長一棵茶樹。”女兒吃驚地看著我:“真的?”這時停電了,我們四處張望尋找停電的原因,等電來了之后,我已經看到女兒淚流滿面,我以為她是怕黑,結果她繼續問我:“茶樹,從我嘴巴里長出來嗎?”說完,傷心地哭了一場。
孩子整天在幻想與真實之間自由地跳動,讓他把真的和假的分清楚,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有時晚上吃飯時他會認為自己是超人,而另一天在聽到自己認為是真實的鬼故事后,他會因為恐懼而哭泣。在孩子偶然因為想像中的意外而感到恐懼或煩惱時,不要小看或嘲弄他。這是正常情感發育的必經時期,因此不應該受到打擊。尤其是絕不要開“假如不吃飯,就要鎖起你”或“假如不快點,就不要你了”之類的玩笑,因為他會信以為真感到恐懼。
這個年齡的孩子想像力發展迅速,想像的內容豐富,但是他們往往把想像中的世界與現實世界相混淆,把明明沒有的東西說成是真的。比如,他某天回家對你告狀:“××打了我。”那一定要考查孩子話語的真實性,最好不要氣沖沖地跑到幼兒園去。這主要是由于他們還缺乏生活經驗,同時辨別能力也較差。
利用他的愛幻想,有時可以嘗試參加孩子的幻想游戲。這樣做,你可以幫助他找到表達情感的新方法,甚至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例如,可以通過提議“送他的玩具士兵上學”觀察他對到幼兒園的感覺。
給他一定的選擇權利
與孩子交談、傾聽他說的話并讓他看關心的物品。無論何時,盡可能讓他自己決定——吃的食物、穿的衣服和你們一起玩的游戲。這會使他感到自己的重要性并教會孩子做決定,不過要保證選擇非常簡單。例如,在你光顧飯店時,要將食品的選擇范圍限制在2~3項,使孩子可以進行選擇。
開始學會分享
3~4歲的孩子在與人交往時,會產生主動協作的精神,遇事想征求父母以及年齡比自己大的孩子的意見,樂于服從別人的命令,能夠同小伙伴一起游戲,漸漸懂得關心朋友,而且漸漸具備等待、分享和互相謙讓的能力。但他們也很有主見,有時甚至表現得很固執和任性,這是因為他們正處在個性形成時期。
3歲孩子的記憶和興趣
“我要聽《白雪公主》。”“你不是聽過很多遍了嗎?”“要聽。”“從前,有個公主非常漂亮……”“媽媽,你念錯了……重來!”
3歲兒童的智力發育很快。就記憶而言,讀書給孩子聽時,只要多讀幾遍。孩子就能完全記住,如果一旦中間說錯了一點點就會給你指出來。唱歌也如此,學得好、記得牢,教幾遍以后就能唱。就這樣,3歲兒童不但能記住那些具體的、自己體驗過的事物,而且還能記住那些聽來的、自己說過的抽象的事物。
3歲小兒對周圍的一切事物都很關心,興趣很濃。對所有事物要刨根究底地問個沒完。這是由于孩子對這些事物懷有極大的興趣,所以就努力觀察、探索、詢問和盡力想理解。可以說,智力的發達與否全在于興趣如何。3歲時期正是對什么都有極濃厚興趣的時期。因此,當你發現孩子對恐龍很感興趣的時候,就趕快去查閱資料滿足他無窮的好奇心,順便送點有關恐龍的繪本、卡通書,他會從中學到很多知識的。
螞蟻是有生命的
在一個3歲孩子眼里,很多東西都是有生命、有思想的,例如樹木、鐘表、卡車和月亮。如果你問他為什么月亮在夜間出來,他可能會說:“它為了和我說晚安。”
對這個時期的孩子來講,他們接觸到的任何對象都是有生命的,天上的星星、月亮,地上的花草、樹木,公園里的動物、秋千等,都可以成為他們交談的對象。例如,他們會對地上爬的螞蟻說:“小螞蟻,你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嗎?”會指著玩具鍋里的石頭對洋娃娃說:“這是雞蛋,再煮一會你就可以吃了。”這就是幼兒心理最突出的特點。
3歲就是長大了
3歲的孩子害怕那些看得見的東西如動物、假面具、黑暗等。主要原因是,雖然孩子已開闊了眼界,看得多、聽得多,但尚未能真正理解這一切。比如說,1歲的孩子看見狗也不會害怕。這是由于情感尚未發達,同時尚不知道狗是什么東西,對自己有什么害處之故。但到了兩三歲時,看見狗咬人,人們都怕狗,于是就開始怕狗了。等到大些,知道了只要喜歡狗,狗就不咬人以后,就又不怕狗了。
3歲兒童已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了,很少像2歲時那樣一發火就躺在地上滾來滾去。加上自制能力也多少強了些,那種攻擊性的態度少了起來。3歲兒的喜悅已不是一般物質性的,會因為使爸爸媽媽高興而高興了。因此,有人把3歲這一年齡叫做捧人的年齡。做什么事只要大人高興,就會神氣十足,興致勃勃地去干。另外,也能懂得一些幽默的話了。
看了本文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