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人來瘋的原因有哪些
家有孩子的父母常常會發現這樣的現象:家里一來客人,孩子就非常興奮,與往常不一樣。人們常稱這種現象為人來瘋。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這樣的呢?
1、“我”自我意識的增長。
孩子2歲后,隨著自我意識的增長,希望有人注意他的存在,為了證明他的存在就想出“鬧”的辦法。由于生活經驗的局限,認為這種表現能夠引起別人的重視,于是就采取了不恰當的表現形式。
2、客人帶給“我”的新鮮感。
通常,客人來到家中,給孩子帶來的是一種新鮮刺激,更何況客人來一般要逗逗、夸夸孩子。當家中有客人時,孩子特別容易興奮。加之在這一年齡段的孩子神經系統的抑制功能尚不完善,他們極力地想在客人面前表現自己。有些孩子,似乎“鬼心眼”很多,似乎知道在這個時候不管怎么鬧,家長也不會過分嚴厲地管教自己,因此乘機盡情地“發泄”一番。
3、客人和家長對“我”的放縱。
客人和家長的放縱、寬容也是造成孩子行為“出格”的一個客觀因素。客人乍到,總喜歡以孩子為話題談論幾句,夸贊幾句也是免不了的。但這就像是點燃了一根導火線,引出了孩子一系列興奮的表現,當大人們的話題轉向另一“幕”時,原先的“主角”——孩子卻依然不肯“謝幕”,退入后臺,還要繼續在“前臺”表演。這時孩子會加大嗓門,或做出各種惹人注意的舉動,要求別人再次注意自己,寬容的客人往往很自然地滿足孩子的要求,甚至還會繼續表揚幾句,又一次強化了孩子的行為。孩子會鬧得更兇,難免會使父母陷入尷尬的境地。
4、“我”的交往需求得不到滿足。
有不少家長因為工作忙,平時很少帶孩子出去走走,孩子在家里總是和家人、玩具或電視打交道,交往圈子窄。當家中有客人時,他們就感到好奇、興奮,希望別人注意自己。如果主客交談而不理睬孩子,孩子會在心理上覺得被冷落,便有意識地做出一些偏常行為,以引起大人的關注。當他們發現大人們開始注意自己時,便想盡辦法表現自己,也許心里知道會因某些不當行為受到批評,但他們仍然感到滿足。
5、家長和祖輩對“我”的溺愛。
父母和祖輩全圍著孩子轉,無限制地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導致孩子“自我為中心”的意識特別強。家里來了客人,孩子好表現自己,引起客人的注意。如果主客交談而不理睬孩子,孩子會在心理上覺得被冷落,有意識地做出一些偏常行為,實質上是在提醒客人:不要把我忘記了。
6、家長對“我”過度嚴厲管束。
過度嚴厲管束,不讓孩子與外界接觸,孩子猶如籠中之鳥,抑制了喜玩的天性。如果家中來了客人,孩子感到新鮮,而且客人還往往夸獎孩子或與之嬉戲,此時,家長又顯得比較寬容,不會當著客人的面訓斥孩子。孩子察覺到這種變化,利用這“天賜良機”來解放自己,補充平時玩的不足。
本文介紹了孩子人來瘋的原因,相信媽媽們看了會有所啟發的。我覺得大部分孩子都喜歡有人與他玩,但常常父母都太忙了,很少有時間陪孩子玩,更別說帶孩子出去玩了。所以有客人來,孩子就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