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兒童的智力及情感發展
身體方面的發育是比較直觀的,而心智和情感方面的發育則不容易直接看出來,所以,父母們對于孩子身體發育的關注往往要勝過對于智力和情感方面的關注。事實上,正是因為智力和情感的發育不容易直觀的看出來,家長才應該花更多的心思去了解來自的心智成長水平。所謂孩子的心智成長,可以簡單的分為智力成長和情感成長,學齡前期是兒童心理的高速發展時期,所以,這個時期最需要管住孩子的智力和情感發育。
在智力發展方面 學齡前期兒童的認識過程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即憑借具體形象的聯想來進行的。例如,有的學前的兒童,由于成人說喝白開水不生病,他也給魚缸加進開水。隨著經驗的不斷積累,特別是第二號信號系統的發展,到了學前晚期(6、7歲),開始有了初步的抽象邏輯思維 ,抽象邏輯思維主要是運用概念進行判斷和推理的智力活動。例如,知道針是鐵做的,所以沉到水底下去了;火柴是木頭做的,所以浮上來了。同時這些閃知活動和行為都帶有明顯的不隨意性,還不能很好的控制和調節自己的行為。
情感、意志和個性的發展方面 學前兒童情感的穩定性雖有所發展,但仍具有易變性、易感性和沖動性。同時社會情感開始產生和發展,如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此外,意志的自覺性、堅持性和自制力也都有了發展,但自我行動易受外界事物或情緒的影響而發生轉移。開始形成了最初的個性傾向,自我意識進一步發展,初步能評價自己的行為,并按成人要求逐步掌握社會規范。
我們總說孩子是富有想象力的。這種想象力就是從學齡前期開始爆發的,這一時期的孩子,有時候會做一些讓人難以理解的事情,但是,當你弄清了孩子這么做的原因的時候,你不禁也會贊嘆這是多么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啊,這一點往往是大人都不具備的。然而,孩子智力的成長還遠不僅此,學齡前的兒童不僅可以進行邏輯思維,更令人驚奇的是還可以進行抽象邏輯思維。而在情感和意志方面,就相對復雜一些。而且由于情感的成長更難以被直觀的看出來,所以家長也應該花更多的心思去注意。這個時期的孩子情感還不夠成熟,具有易變性,因此,在育兒過程中家長要給予更多的輔導,孩子的自我意識形成需要從模仿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