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認生也是一種成長
你有沒有發現這種情況,正和寶寶在家里玩得開心,突然家里來了客人,寶寶一下子安靜起來了,甚至會躲起來。這是怎么回事?母嬰專家指出,幾乎每個寶寶都會經歷一個所謂的“認生期”,而且寶寶認生也是一種成長,家長不要過分擔心。
“生”所指的是“陌生人”和“陌生環境”。人類的“認生”是一輩子的事情,只不過隨著心智發展以及社會經驗的積累,認生的范圍、處理方式不同而已。“不認生”反而會給人類生存帶來危險。
家長的苦惱在于,把自己認為是安全的人和環境,錯誤地當成了寶寶的認知,希望寶寶接受并表現出良好的狀態。更可怕的是,有些家長不能理解“認生”其實是寶寶心智發展和社會經驗積累的過程。隨著寶寶心智的日益成熟,他們會進行選擇性交往,家長就會開始擔憂以后寶寶的交往出現嚴重問題。
草木皆兵,生人勿近
蔻蔻13個月了,一直是媽媽和奶奶照顧她,可是這次奶奶回老家幾天后,她就變得很抗拒奶奶,奶奶一抱就大哭,不停地喊“媽媽”。這種情況已經持續好幾天了,絲毫沒有好轉。
專家解讀:
寶寶大概是從6個月左右開始進入到辨別安全環境與不安全環境的時期,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認生期”。由于社會經驗不足,他會認為除了媽媽之外的人都是不安全的。即使是一直生活在一起的人,只要離開幾天,就會被他“無情地”劃入陌生人范圍。“被抗拒者”越是著急靠近寶寶,就越讓他感到緊張不安,就更無法被他接納。
專家支招:
1、處理好成人的情緒 尤其是老人在被寶寶抗拒之后可能會產生不良情緒,媽媽一定要給老人解釋原因,做好安撫和疏導工作。千萬不要責怪寶寶。
2、不要讓陌生人貿然親近寶寶 讓寶寶自然地生活和活動。如果他保持距離觀察到對方是“不危險”的,就會放松警惕,這個時候再慢慢地用他感興趣的方法跟他玩耍就很容易被接納。在被接納前,千萬不要接觸寶寶的身體,以免前功盡棄。媽媽要把這種方法告訴家人和朋友。
3、不要強行把寶寶放到陌生環境 有些家長覺得強行把寶寶放到陌生人的懷里,就能夠鍛煉他,改掉他“怕生”的“壞毛病”。結果導致寶寶抗拒心理更嚴重,甚至會造成真正的心理問題。
4、不要羨慕別的寶寶多么“不認生” 每個寶寶都有獨特的與生俱來氣質,如果父母本身就屬于言語謹慎的類型,就更不要強求寶寶,當然你們可以請一位生性活潑開朗的成人加入你們的養育團隊,祖輩、朋友、保姆、老師等都是可以的。
知道了寶寶認生也是一種成長,所以寶寶認生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會隨著年齡的增大而緩解。事實上,只要家長能夠理解寶寶發展的規律和特點,給予適當的幫助,寶寶就能夠安然度過猛烈的“認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