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留守綜合征襲擊留守兒童
???? ■插圖/小尹????父母對孩子的關注程度決定孩子的一生———????專家提示:兒童期,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身心健康成長離不開健全健康的家庭。因此,父母應盡量讓孩子生活在自己身邊,關注孩子的成長。如果實在有困難需要與孩子分開,要考慮到孩子會出現哪些問題,并在問題出現之前引起重視,從心理上獲得相應的準備。在孩子不在身邊的時候,要保持與孩子的聯系,隨時掌控孩子的情況,避免與孩子之間的交流障礙。????新聞鏈接:據統計,我國14歲以下“留守兒童”總數達2290.45萬人。《中國婦女報》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日前發布的一項關于留守兒童、流動兒童狀況的調查結果顯示,31%的留守兒童父母每年回家一次,21.4%的留守兒童父母幾年回家一次。對于留守兒童來說,爸媽成為他們最親近的“陌生人”。????■典型事例????留守兒童一:四川14歲女孩小美,父母外出打工,她獨自留守家鄉5年,媽媽總說“明年我就回來”,可一等就是5年。她說:“我也想像別的孩子那樣在媽媽懷里撒嬌,想吃媽媽做的飯。”雖然小美的爺爺奶奶很疼她,可她總是感覺不快樂,也太愛說話。????留守兒童二:北京12歲男孩小童,父親在他8歲時去了加拿大,母親在他10歲時出國與父親團聚,由于種種原因沒能帶上他。小童的母親在咨詢了心理醫生與教育專家之后,決定不讓自己的父母帶小童,而把他寄養在有一個與小童同齡孩子的老師家里。小童的母親還在心理醫生那里咨詢了孩子成長過程中應注意的心理問題,到了國外后定期給小童打電話、上網聊天,進行遙控教育。小童在寄養家庭生活學習很快樂,有與他同齡的玩伴,有與媽媽定期的通話、聊天,他感覺媽媽一如既往地關心著他。????■留守兒童易出現哪些問題????外出工作的父母一般都會選擇把孩子交給自己的父母帶,但隔代監護下的兒童所反映出來的問題也最嚴重。由于祖輩的年老、較低的文化程度和過度溺愛,留守兒童無法享受到正常的家庭教育和關懷,性格和心理上均有可能出現偏差。????調查發現,留守孩子由于生活在一個特殊的成長環境里,因而容易出現一系列“留守綜合征”,如厭學情緒增加,學習成績下降;性格孤僻,遇到小事易走極端;其道德教育缺失更恿釗說s恰u廡┏3j怯捎詬舸嗷さ娜嗽輩恢廊綰味源銼裁塹母髦中棖螅饒綈⒎拋莼蛘吣還匭腦斐傻摹?br>????留守兒童有著強烈的心理需求:需要被關愛,需要交流,需要心靈的溝通。這種需求不是金錢能夠滿足的。孩子心理發育有一定的時間特點,不同的年齡段會形成不同的心理歷程。一旦缺失,會出現心理的不健全,導致成人階段與人交往障礙。兒童青少年情緒障礙主要包括焦慮癥、學校恐懼癥、分離性焦慮、抑郁癥、恐懼癥和強迫癥等。????■孩子的成長最需要父母的關注????家庭是兒童青少年心理發展最有影響力的因素。學習理論及心理動力學模式均認為,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關鍵是要有良好、健康的家庭心理環境。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來自父母的關心,孩子與父母的溝通,對孩子心理發展會產生嚴重影響。情緒障礙的孩子常常是處在相對不良的家庭環境中。????在前面提到的那項調查中,有20.2%的孩子最擔心與父母感情溝通有問題。尤其在兒童期和青春期,孩子身心發育很快,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心理重點,每個人都要經歷心理調整,有些人調整得很好,順利地度過生活的每一個階段,不斷迎接各種挑戰。調整得不好,要么失敗,要么產生心理問題,甚至心理障礙。在將來遇到相似的問題的時候嚴重的懼怕、恐懼和焦慮,在一生的各種交往中都有可能出現障礙。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