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吃飯的七大壞習慣要及早糾正
很多寶寶非常貪玩,到了吃飯的時候都不愿意停止玩耍。有的媽媽不得不一邊陪著玩一邊喂著飯。邊吃邊玩,飯還沒吃完可能就已經涼了。還有一些調皮的寶寶,在飯桌上不吃飯,而把食物當做玩具去玩。這些壞習慣媽媽們一定要盡早糾正,使用正確地方式去培養日常護理寶寶的飲食習慣。
![](/d/file/2014-12-21/3afefa9cb842dfab471f4ff52a1799c3.jpg)
一、不吃早飯損害身體
最常見的錯誤之一是不吃早飯。特別是兒童有時候不知道早飯的重要性。
4個兒童中有3個不吃早飯或吃早飯不當。這也會影響到他們智商和體力下降。
早餐為開始新的一天補足營養和能量,取消早餐,就有在其余進餐時間吃得過飽和選擇高脂肪及高糖飲食的危險。
健康早餐應包含脫脂的牛奶、酸奶或乳酪(3歲以下兒童應吃不脫脂的乳制品)和糧食制品,也就是說,應有燕麥片粥、全麥面包、水果或果汁。
二、經常吃湯泡飯
許多寶寶喜歡吃一口飯喝一口水(湯),或者一些家長干脆直接將飯泡進湯里,喂給寶寶吃。而這種吃法很不科學,不利于寶寶身體健康。
因為經常吃湯泡飯或邊吃飯邊喝水(湯),吃進去的飯菜往往是囫圇吞棗,沒有經過口腔的咀嚼消化便到了胃里,使胃的負擔增加了許多。同時,由于水(湯)還可沖淡唾液和胃中的消化液,使胃腸對食物的消化受到了影響,對于本身消化系統就比較薄弱的寶寶來說是更不利的。另外,由于消化不充分,也會降低胃腸對食物中營養素的吸收,從而影響寶寶身體健康。
三、不注意各種顏色的食物相結合
應使各種顏色搭配并變換花樣。寶寶對食物的顏色情有獨鐘,艷麗的顏色更加能夠加強寶寶的食欲。
飲食應平衡提供各種營養,如抗氧化的維生素、葉酸(特別是深綠色蔬菜含有這種成分),礦物質、纖維和植物化學成分。
四、不清楚有益脂肪和有害脂肪
寶寶對脂肪的攝入也要有講究。過多攝入飽和脂肪,如動物油中的膽固醇和人造黃油中的氫化脂脂,就會增加寶寶患病的危險。
相反,植物油中含有高比例的不飽和脂肪(有益脂肪),不含膽固醇,是維生素E的重要來源之一。特別是橄欖油更加有益健康。
另一方面,植物油經過高溫就變成飽和脂肪,或者分解并失去它的優點。這就是母嬰寶寶不要過多食用油炸食品的道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