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戶外睡眠”的好處多多
“戶外睡眠”需做好準備
優選場所 以朝南、安靜、空氣潔凈流通、溫暖、背風的環境較好,如陽臺、院子、公園等地,再準備一輛小推車,將孩子放在小推車里,避免太陽直射面部。注意,不要選擇花前與樹下,因為花瓣或樹葉會掉落,影響孩子的睡眠質量,甚至造成花粉過敏。
掌握好睡眠時機 在溫度適中時,如上午10-11點、下午2-3點較妥。
備好睡眠用品 小嬰兒要備好尿布(或紙尿褲)、嬰兒濕巾、乳液和軟膏(涂抹尿布區用),塑膠袋(用于裝臟尿布)以及成人用的消毒巾(用來清潔雙手);若喂牛奶,還要準備一瓶飲用水。較大嬰兒要備好嬰兒食品、餐盤湯匙、圍兜、點心水果、稀釋的果汁、遮陽帽、安撫用品(如玩具以及孩子最喜愛的書)等。
分三步走向“戶外睡眠”
戶外睡眠不可一蹴而就,必須循序漸進。換言之,在打算戶外睡眠的一個星期之前,先給孩子來一番“預熱”,然后分步向戶外搬遷。一般可分為三步走:
第一步:開窗睡眠。將孩子臥室的門窗打開,降低室溫,如室溫在18℃-20℃之間,可以每3-4天降低1℃,幼兒室溫可降低至14℃,營造一點“室外”的感覺,讓孩子開始慢慢地適應室外的環境。
第二步:待孩子適應開窗睡眠后,將其睡床從室內移向陽臺。
第三步:陽臺睡眠也適應了,再讓孩子躺在嬰兒車里,推到戶外睡眠。孩子身上要比室內多蓋一條毯子,有微風時可帶上睡帽。不可太冷太熱,防止感冒或中暑。 孩子睡醒后,不要急于抱起,要溫柔地叫他的名字,和他說說話,然后推回屋內,等他醒一會兒再打開被子,抱起來喂一點溫開水,讓孩子盡快地恢復狀態。
新生兒最怕的是“病從臍入”,這是因為臍帶結扎后留有臍血管斷口,由于臍部感染時有細菌繁殖,細菌及其毒素很快就進入臍血管的斷口處并進入血循環引起菌血癥。
新生兒的臍部,若接生時消毒不嚴格,或家長護理時不注意,就會引起臍部發炎、出血、滲出、有膿液、臍輪紅腫等。
若有上述癥狀出現,尤其是臍輪紅腫,有膿性分泌物,那就是臍炎,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新生兒免疫功能低下,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均缺乏,有可能很快地由菌血癥發展為敗血癥甚至膿毒血癥。更為嚴重的是,由于新生兒血腦屏障功能差,約有30%~50%的敗血癥患兒合并化膿性腦膜炎,病勢兇險,死亡率高,幸存者也常有合并癥,如硬腦膜下積液、低鈉綜合征、失明、失聰、癲癇或癡呆等。
一旦患敗血癥,臨床癥狀極不典型,不像成人那樣有高熱,而是表現為少吃、少哭、少動或不吃、不哭、不動、黃疸加深,缺乏醫學知識的母親往往沒有引起警覺。有一位母親,孩子出生8天,吃奶很少,皮膚黃疸很深,不發熱,不大哭也不大動,她還以為寶寶很乖,沒有在意。過了3天,看看孩子皮膚越來越黃才著急了,抱來看醫生問過病史要體檢時,發現這孩子面色蒼白,全身冰涼,心跳、呼吸均已停止了,而母親還不知道。面對如此情景,年輕的母親悲痛欲絕,呼天搶地的大哭。
母嬰小編溫馨提示:知道了孩子“戶外睡眠”的好處多多,為了更好的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我們要注意以上的事項。因為研究表明,孩子的生長離不開體內生長激素的“催化”,而生長激素的分泌高峰又是在睡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