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為什么長不高?
“大夫,我的亮亮為什么長不高呢?”隨著一聲焦急地詢問,周一下午,矮小門診的第一個病人進來了。這是一個可愛的小男孩,看起來約有3~4歲的模樣。“寶貝,上幼兒園了嗎?”“我都上一年級了,36歲半了!”這個叫亮亮的男孩有點不高興。護士微笑著給亮亮測身高,1.10米,也難怪護士小看了亮亮,他的身高比同齡人矮了將近15厘米。“大夫,亮亮為什么長不高呢?”急脾氣的亮亮媽又一次問到,“亮亮從小吃得香、睡得好,就是不長個。以前上幼兒園時還不覺得有什么,一上小學可好,同學們都叫他小不點兒,亮亮難過地都不想上學了!”
那么,亮亮為什么長不高呢?我們身邊還有多少個“亮亮”呢?長不高的孩子該怎么辦?又該如何來把握治療時機呢?下面,我們就來談談這些問題。
Q:人的身高是由什么決定的呢?
A:人的身高增長主要依靠腿部的長骨生長。在成年以前,長骨中間部分堅硬的骨干和骨兩端松軟的骨骺之間有一層軟骨,叫作骺軟骨,軟骨細胞不斷生長,形成新的軟骨,而靠近骨干部位的軟骨長成了骨組織,這樣骨骼就逐漸變長,人的身體也就不斷地長高了。如果松軟的骨骺完全長成了堅硬的骨組織,骨就不再增長了。人體的這種長高過程,主要受一種由垂體分泌的激素——生長激素的調節和控制。
Q:那么,怎樣才叫“長不高”呢?
A:對人類來說,其身高本身就有高矮之別,身高和種族、性別、遺傳、營養、運動、睡眠等多種因素相關,即使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其身高也可能有很大的差別,即使哥哥只有1,6米,弟弟也可以長到1.8米,而且都在正常的界限之內。但是身高矮到一定的程度,則屬于病理范疇,就像一般疾病一樣,需要找醫生就診了。
真正的“長不高”在醫學上稱為“矮身材”,其嚴格定義是身高低于同年齡,同性別、同地區、同民族兒童身高兩個標準差(5厘米左右)或者低于第三百分位(即100個孩子里最矮的3個),即稱之為矮身材,按照生長速度來說,0~3歲兒童每年生長速度低于7厘米,3歲~青春期每年低于4~5厘米,青春期每年低于5.5~6.5厘米則會導致矮身材。幼兒園和學校的定期身高監測會給家長提供可靠的數據,即使沒有定期測量條件,當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落后于同學半頭至一頭時,即應提高警惕,亮亮從小就很矮,父母一直認為孩子“晚長”而從未在意,直到亮亮上學后才發覺和同齡人的差距已經很大,感到了深深的自卑和逃學心理才引起了家長的重視。
Q:“亮亮”為什么會長不高呢?
A:罪魁禍首是下列一些內分泌疾病和慢性全身性疾病,其中最常見的是生長激素缺乏癥和特發性矮小。
生長激素缺乏癥
生長激素缺乏癥就是人們常說的“侏儒癥”,是由于腦垂體分泌生長激素量減少而發病,嚴重病例成年身高只有1米左右。媒體上經常出現的“袖珍人”多數就是生長激素缺乏癥患者。經診斷,亮亮也是一例生長激素缺乏癥患者,他屬于其中較輕的類型——生長激素部分缺乏型。
特發性矮小癥
目前的研究認為,此病患者除矮小外沒有其他內分泌表現,多數體態勻稱。這類矮小者的生長激素分泌量無明顯減少。目前為止,多數學者認為此病可能是機體對生長激素的利用出現了障礙,從而導致了身高生長障礙。由于家族遺傳表現出的矮身材,即“家族性矮小”也屬于此病的范疇。
中樞性性早熟
性早熟是現在家長們比較關心也比較熟悉的一個疾病。一般說來,女孩在8歲之前、男孩在9歲之前開始性發育稱為性早熟。其中真性中樞性性早熟可以導致成年后的矮身材。這是由于性發育過早發生,提前出現的大量性激素可以使性早熟的孩子提前“竄個”,但同時導致骨骺過早閉合,從而縮短了長骨的生長期限。所以,性早熟的孩子在10~11歲左右身高可以高于同齡人,但當同齡兒童開始猛長時,其骨骺卻已閉合,反造成了成人身高變矮。
Turner綜合征
這是一種常見的染色體疾病。此病患者均為女孩,染色體核型為45X,即比正常兒童少了一條性染色體。外貌較丑:頸短,粗,肘外翻等。多數智力低下、不能生育。身高在三歲之前增長尚可,三歲之后明顯落后。故女性矮身材患者應行染色體檢查。
其他疾病
另外的一些內分泌系統以及全身慢性疾病,譬如甲狀腺功能減低癥、糖尿病、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慢性肝腎疾病等均可造成矮身材。目前,心因性矮小也逐漸受到學者和家長們重視。這是由于長期的精神壓抑和抑郁可以導致全身內分泌功能失調以及營養障礙,從而導致生長緩慢。
Q:那么,“長不高”的亮亮們應該怎么辦呢?
A:首先,家長和老師們對于孩子們的身高要有客觀的記錄。如果孩子的生長速度明顯減慢或者身高總是明顯低于同齡孩子半頭以上,則應到醫院咨詢兒科內分泌專業醫生。如果是“正常偏矮”,可以繼續觀察。如果已經屬于病理的矮身材范疇,即要進行疾病診斷,根據疾病類型進行必要的檢查和相應的治療。
Q;究竟如何選擇治療藥物和治療時機呢?
A:生長激素缺乏癥的治療,目前國際沒有最新的進展,而且,即使在國外已應用了數十年的很經典的生長激素注射法,在國內還沒有被普遍接受。目前在國內,具體的治療要在明確診斷后根據疾病的種類來決定。一般來說,醫學上對于以上可以導致矮身材的疾病均有了明確的治療方案。生長激素缺乏癥、特發性矮小、Turner綜合征主要應用外源性生長激素補充治療;性早熟則是用性抑制激素控制性發育進程:心因性矮小主要采用心理關懷和疏導;全身性慢性疾病則要針對原發病治療,原發病控制后生長發育會自然恢復。以亮亮為例,部分性生長激素缺乏癥如果身高已屬于上述矮身材范疇,則應開始生長激素注射治療。近幾年,國內也有了價位合理、效果穩定的生長激素制劑,能夠減少注射次數的長效制劑也會很快面市。亮亮現在已經堅持治療了將近半年,身高已經增長了6厘米,這可是亮亮過去兩年才能長到的呀,“長不高”的亮亮也漸漸長高了!
專家提示:
由于身高的增長是有年齡界限的,骨骺閉合以后即使原發疾病治愈,身高也不再增加。所以矮身材的治療應盡早開始。一般說來,治療應在10歲之前開始,而且越早越好。10歲之后才開始治療,不僅會加重家長的經濟負擔,治療效果也受影響,如果在青春期結束、身高停止增長后再來就診,這時骨骺常常已經閉合,藥物治療就不起效了。而很多家長卻并不知道“矮個”能治,希望這篇文章能給“長不高”的亮亮們帶去希望。
以上內容轉載自新浪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