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知:助寶寶增高的飲食原則
很多家長在育兒的過程中,總會格外關注寶寶的身高,當發現自己的寶寶和其他同齡的寶寶相比,身高存在明顯差異的時候,難免會著急。而母嬰專家指出,寶寶最佳的增高年齡是幼兒期到學齡前,家長一定要抓住這個階段,通過不同的科學方法幫寶寶增高。
必知:助寶寶增高的飲食原則
1、供給充足的蛋白質因為蛋白質是兒童生長發育的最佳“建筑材料”,成人每天約需蛋白質80克,兒童需要相對更高些,不僅要保證蛋白質的數量,還要講究 蛋白質的質量。動物性食品如魚、肉、蛋、奶類,所含人體必需的氨基酸比較齊全,營養價值高,應保證其供給和需要。植物性蛋白質如豆類、花生、蔬菜與動物性 食物的搭配,可以進一步提高蛋白質的營養價值,取長補短,增強人體對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吸收。有報道,賴氨酸和核酸與身高有著密切關系,上述食物富含賴氨酸和核酸,宜經常給小兒食用。
2、供給豐富的鈣質鈣是構成骨骼的重要原料。學齡前兒童每天需鈣600毫克,小學生需要800毫克,中學生需要1200毫克。如果食物中鈣供給不足,嬰 幼兒就會發生軟骨病,學齡兒童就會長不高。所以,飲食中要注意供給含鈣豐富的食物,如奶類、豆類及其制品、芝麻醬、海帶、蝦皮、瓜子仁及綠葉蔬菜等。給幼 兒和學齡兒童添加適量鈣質和魚肝油,對增長身高有一定好處。要提倡孩子多到戶外活動曬太陽,因陽光中的紫外線,能使皮膚中的脫氫膽固醇轉化成維生素D,而有助于鈣的吸收。
3、提倡少吃糖類糖吃多了容易影響孩子的食欲,使進食量減少,勢必影響營養素的吸收。而且糖過多時,體內代謝中間產物丙酮酸和乳酸會增多,這就需要堿性的鈣來中和,鈣的消耗量勢必增加,從而影響骨骼的生長。另外茭白、竹筍、青蒜、菠菜等含草酸多的食物,能與鈣結合成不溶性的草酸鈣,使食物中的鈣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因此食用時應注意方法。
4、務必吃好早餐早餐要吃飽、吃好。孩子如果早餐不吃好,營養供給不足,大腦消耗能量不夠,就要動用體內儲備的蛋白質,這就好比“釜底抽薪”,時間一長就必然影響身體的生長發育。
知道了助寶寶增高的飲食原則,所以,每個人從小開始,就要養成一個科學的飲食習慣,做到葷素搭配、營養均衡、同時牢記“早餐要吃好,中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的原則,從而達到增強體質、促進長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