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孩子常鍛煉幫孩子長大個兒
春天是孩子長個兒的黃金季節,那么春季如何做才能長高個呢?專家指出,除了注意補充營養、保證睡眠、預防疾病外,春季孩子常鍛煉幫孩子長大個兒。下面我們來看看春季適合的鍛煉方式有哪些。
![](/d/file/2014-12-21/8607bfb3dca80bfcd111084cc6ba0e3c.jpg)
鄭東旖介紹,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改善孩子的血液循環,增進食欲、增強身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從而提高骨細胞的生長能力。適量運動給予骨骼一定程度的縱向壓力,能刺激長骨骨骺軟骨細胞的分裂增殖,并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從而促進長高。此外,適量運動能夠促進睡眠,使夜間生長激素的分泌達到應有的峰值;
除此之外,經常運動還有利于骨骼鈣磷代謝,加速礦物質的骨骼沉積,使骨密度增加、骨骼變得粗壯和堅實。據介紹,既往研究表明,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兒童比不參加鍛煉的同齡兒童平均高4~8厘米,因此,建議兒童每天戶外運動1~2小時。在孩子喜歡的基礎上,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及運動發育水平選擇跳躍、摸高、慢跑、跳繩、騎車、籃球、排球、芭蕾、伸展體操、游泳和引體向上等運動。這些運動能起到牽拉肌肉和韌帶、刺激骺軟骨增生的作用,對脊柱和四肢骨骼的增長很有利。
運動:不同年齡方式不同
●1歲以內:繩拉玩具、爬著追球
●1-2歲:撿樹葉、踢球、投沙袋
●2-3歲:立定跳遠、接拋球、金雞獨立
●4歲以上:丟手絹、老鷹抓小雞
●學齡兒童:跳繩、游泳、騎車、球類、韻律操 肖芳主任建議,春天帶著孩子去戶外運動,做些運動小游戲,可促進新陳代謝和生長激素的分泌,從小養成健康快樂的生活方式。
據介紹,根據年齡的不同,可為寶寶選擇一些適宜的運動方式。
1歲以內的寶寶,家長可以給寶寶做一些嬰兒操、按摩撫觸等被動運動。還可讓寶寶趴在地毯或草坪上,做些抬頭、翻身、爬行、按音樂節拍跳躍等運動,玩些拉拉坐起、繩拉玩具、彎腰拾物、滾球、爬著追球等游戲。
1-2歲的寶寶,可讓他們進行走、跑、跳躍、上下臺階、扔球和投沙袋等運動,玩一玩撿樹葉、蹲著玩沙、踢球、拉著小狗走等游戲。
2-3歲寶寶可做跑、跳、攀登、上下樓梯等運動,玩玩夾球跳、立定跳遠、足尖走、接拋球、踩影子、金雞獨立等游戲。
4歲以上的幼兒應把運動與游戲結合起來,既能增加孩子們的運動興趣,又能增加他們的運動協調能力。比如讓孩子在戶外的游戲區過獨木橋、跳舞、丟手絹、玩老鷹抓小雞等。
學齡兒童可進行游泳、慢跑、快步行走、滑冰、騎車、各種球類等運動。這類運動最好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鐘,每天不超過2小時,可分2-3次進行。跳繩、跳皮筋、蛙跳、縱跳摸高等彈跳運動,可使下肢得到節律性的壓力,充足的血液供應會加速骨骼生長。彈跳運動以每天1-3次。每次5-10分鐘為宜。
引體向上、韻律操、踢腿、壓腿、芭蕾舞練習等伸展運動,可增加柔韌性,使身體變得更加輕松和靈活。配合前兩種運動,每周進行3-5次。
母嬰專家溫馨提示:春季常鍛煉幫孩子長大個兒。所以為了更好的讓寶寶長大個兒,在春天陽光明媚的天氣里,我們不妨帶寶寶外出活動吧,這樣有利于寶寶的身體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