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放假就是放假
地處南半球的澳大利亞現在正是學校放寒假時間。平時經常看到左鄰右舍的孩子背著書包上學、放學,但假期里很難看到他們的身影。這里的學生是怎樣度假的呢?
記者驅車到附近的幾所中小學轉了轉,教室一片寂靜,操場空無一人。繼續尋覓,終于在堪培拉大學的綠茵場上發現了4支中小學足球訓練隊。記者見一男一女兩名小學生追著滾動的足球來到球場邊上,就上前與他們搭話。男生叫尼柯利斯,女生叫杰西卡,分別為7歲和6歲半。 當記者問他們假期都做些什么、有沒有作業時,杰西卡一邊搖頭一邊說:“我們白天玩,晚上看兒童電視節目和睡覺。”這時,在一旁的一位老人走過來說:“沒有作業,放假就是放假。假期,孩子們應該徹底放松。”老人名叫約翰漢布雷,退休在家。尼柯利斯和杰西卡是他兩個女兒的孩子。他說,假期陪孩子們玩使他感到自己也年輕了許多。
記者請尼柯利斯和杰西卡領著去見他們的老師。采訪中,菲利普溫多維克老師介紹說,學校根據教育法和教學大綱行事,假期不給學生布置家庭作業和集體活動等任何硬性任務。但考慮到很多家長因工作繁忙無法給孩子安排適當的文體活動,也沒空陪他們玩,各城區教育部門協調各學校在假期安排一些球類、參觀博物館、遠足等孩子們喜愛的活動。這些活動完全由學生自愿報名參加,沒有任何強求,唯一目的就是豐富孩子們的假期生活。溫多維克指著一位足球教練說:“學校對每一場活動都認真負責,從首都地區足球俱樂部為孩子們請來了專業教練。在陪孩子們玩的過程中,教練對他們進行一些正確的引導。這樣可以培養起孩子們某些興趣和愛好。”談到這里,記者問在一旁仰著小臉認真聽講的尼柯利斯:“聽說澳大利亞打算申辦2018年足球世界杯賽,世界冠軍中會不會有你呢?”小家伙一臉頑皮地回答道:“我想會吧!”
離開足球場,來到戰爭紀念館。在熙熙攘攘的參觀者中,一群群少年學生引人注目。他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聚精會神地聆聽講解員的解說。一戰期間,只有400萬人口的澳大利亞陣亡6萬多將士;二戰中,澳大利亞又陣亡4萬多人。參觀中,孩子們懂得了戰爭的殘酷與和平的重要。在戰爭紀念館專門為中小學生設立的“發現室”里,十幾名中學生在對“傷員”實行緊急救助,“”忙于輸血,“護士”在清洗和包扎傷口。他們利用“發現室”里提供的醫護救助設備在進行戰場緊急救助演習。組織學生到戰爭紀念館參觀,不僅能給他們的假期增添快樂,也可兼得寓教于樂之效果。
在采訪途中,路過一個社區極限運動場。場上一片熱火朝天。30多名年齡不等的男生在這里操練或競技,有的飛車騰跳,有的滑板越障,有的滑輪登頂,驚險連連,絕活頻頻。學生們說,假期里他們有人參加過學校組織的橄欖球比賽,有人參加過棒球訓練,有人跟著父母去黃金海岸溫暖的海灘沖浪。不過,他們最喜歡的還是極限運動,因為這讓他們充分感受到驚險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