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口吃,別訓斥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其實,楊楊具體什么時候開始結巴的,家里人都不是很清楚。因為家里人說話都不結巴。不過,小楊楊特別喜歡看電視,尤其喜歡模仿廣告、動畫片里的人物說話。剛開始,家里人都認為孩子只是學著玩,沒有多加注意。
專家點評:
很多時候,孩子的口吃就是從模仿和暗示開始的。小兒的模仿能力極強,原本語言表達沒有問題的孩子,當他無意中發現家人或周圍的小朋友說話結巴時,覺得好玩,出于好奇心,就開始模仿起來了,久而久之,自己也開始出現口吃。
現在,有不少動畫片中的角色說話刻意放慢速度,改變語調,孩子喜歡模仿這些電視人物說話,久而久之,也會出現口吃。
心有余而力不足
有一次,楊楊媽媽帶著楊楊在小區里玩,看見幾個小朋友在玩蹺蹺板。楊楊一看,也想去。她指著蹺蹺板對媽媽說:“玩、玩、玩這個。”媽媽一聽,這小孩怎么說話像結巴。于是,她開始留心女兒說話。她發現,若教楊楊念詩,她說話就沒問題;但若要讓她自己說,就結巴,特別見到新奇的東西,結巴得就更厲害。
專家點評:
隨著時間的推移,幼兒一天天的長大,用于表達語言的詞匯逐漸豐富起來,面對周圍五彩斑斕的世界,新奇的環境,有趣的事件,他們試圖通過自己的語言來準確地描述。遺憾的是,此時,他們的口腔肌肉運動能力還未達到隨心所欲、應用自如的程度,語言表達能力也還正處于發展過程之中,他們心里想說的話和實際語言所能表達的東西往往不能同步,故而容易出現口吃的現象。值得注意的是,此時是人一生中語言和心理發育最為迅速的關鍵時期,一旦出現口吃,又處理不好的話,將給幼兒的成長帶來極壞的影響。
別讓孩子太緊張
時間一長,家里人開始著急了。每當楊楊說話結巴時,爸爸媽媽就會訓斥小楊楊,叫她別這么說。可這樣非但沒有效果,小楊楊說話反而更加困難了,而且她越來越不愛說話了。
專家點評:
很多研究發現,突然的精神刺激,如驚嚇、環境的突然改變、嚴厲的懲罰、強烈的聲音等均可引起孩子口吃。
父母若不了解幼兒時期孩子語言發育的特點,在孩子剛剛開始學說話時過于急躁,過多地加以指責,常會使孩子不知所措,使孩子精神處于緊張狀態從而引起口吃,嚴重的還會變得自閉,不愛主動說話。
正確認識,盡早矯正
最后,家里人實在沒有辦法,只好帶小楊楊去看醫生。醫生聽了家長的講述后,給他們說了8個字:“正確認識,盡早矯正”。
專家點評:
口吃其實是幼兒時期經常發生的一種生理現象。多發生于2~5的兒童,學齡兒童也可見,尤其多見于體質較弱或特別容易興奮的孩子。男孩的發病率是女孩的2~4倍。
一旦發現孩子出現口吃,就應及時、盡早地矯正,不能拖,否則會延誤治療時機。
首先,應消除環境中的緊張因素,耐心、逐步地進行糾正;其次,當孩子說話出現口吃的時候,不要恥笑,也不要斥責孩子,而應耐心地幫助和鼓勵孩子克服自身緊張的情緒,告訴孩子不要緊張,想好了再慢慢地說;第三,要注意培養孩子的社會適應性,多與人交往,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膽量,可以教孩子唱歌、朗誦、講故事等,漸漸地克服口吃。
另外,可借助專門的語言訓練,如:松弛肌肉,控制講話的速度,注意呼吸均勻等。
如有條件的話,可到當地正規的大醫院,由醫務人員對孩子進行語言測評,讓專業的醫護人員對孩子進行語言矯正的訓練,可少走彎路,矯正的效果也會更好。
以上內容轉載自新浪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