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健康從BB抓起
10月15日是國際盲人節。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統計顯示,全球每一分鐘即新增加一名失明兒童。而這數以千萬計的失明兒童中,絕大多數都是因為幼兒時期受到了如先天性白內障、角膜白斑、弱視等不利因素的影響,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最終導致了視力無法繼續發育甚至是退化。
我國有視力殘疾患者近1300萬人,其中盲約550萬人,低視力約750萬人。14歲以下兒童盲及低視力的主要病因為先天性遺傳性,如先天性白內障、先天性小眼球小角膜、視網膜色素變性、白化病、視神經萎縮等。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20年我國視力殘疾人數將為目前的4倍,即將達到5000余萬人。所以,專家呼吁,視覺健康應從娃娃抓起。
為什么幼兒時期的視力問題會直接導致失明呢?眼科專家介紹,原因很簡單,視覺的完善是一個緩慢而嚴謹的過程。剛出生的嬰兒視力只有0.01至0.02,一個月大時也僅僅為0.05至0.1,到了一歲,幼兒的視力進一步全面發展,眼、手及身體協調更自然,視力達到0.1至0.3。可以想象,如果此時幼兒的視線被長期遮蔽,得不到光線刺激,視力當然無法繼續發育,甚至還會退化。八九歲時視力的發育才基本完成。
幼兒的視力在兩歲之前可塑性極強,如果這一階段能及時發現問題則補救起來希望很大,下面幾種方法可以簡便地了解幼兒的視力狀況:
瞬目反應和光覺反應。出生后2個月時小兒視力就有了迅速發育,當將一物突然移近眼睛時,會引起瞬目(又叫眨眼);當強光照射時會引起閉目、皺眉,如果2個月的小兒還不會眨眼或對光照無反應,說明有嚴重的視力障礙。
注視反射和追隨運動。2個月的小兒開始能注視眼前較大物體,并能在小范圍內追隨目標轉動眼球;3個月時可隨意注視和追隨玩具,頭也隨之轉動。如果不能穩定注視目標,表現出無目的尋找或眼球有節奏地擺動,表明視力不佳或有眼球震顫。
遮蓋試驗。要有正常視力,兩眼相等的視力是必須的,唯有如此,才能有“兩眼視覺”,進一步才可建立“立體視覺”。遮蓋試驗是觀察小兒兩眼視力是否相等的最佳方法。如果小兒被遮住一只眼后會表現出煩躁哭鬧、試圖將頭轉開
我國有視力殘疾患者近1300萬人,其中盲約550萬人,低視力約750萬人。14歲以下兒童盲及低視力的主要病因為先天性遺傳性,如先天性白內障、先天性小眼球小角膜、視網膜色素變性、白化病、視神經萎縮等。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20年我國視力殘疾人數將為目前的4倍,即將達到5000余萬人。所以,專家呼吁,視覺健康應從娃娃抓起。
為什么幼兒時期的視力問題會直接導致失明呢?眼科專家介紹,原因很簡單,視覺的完善是一個緩慢而嚴謹的過程。剛出生的嬰兒視力只有0.01至0.02,一個月大時也僅僅為0.05至0.1,到了一歲,幼兒的視力進一步全面發展,眼、手及身體協調更自然,視力達到0.1至0.3。可以想象,如果此時幼兒的視線被長期遮蔽,得不到光線刺激,視力當然無法繼續發育,甚至還會退化。八九歲時視力的發育才基本完成。
幼兒的視力在兩歲之前可塑性極強,如果這一階段能及時發現問題則補救起來希望很大,下面幾種方法可以簡便地了解幼兒的視力狀況:
瞬目反應和光覺反應。出生后2個月時小兒視力就有了迅速發育,當將一物突然移近眼睛時,會引起瞬目(又叫眨眼);當強光照射時會引起閉目、皺眉,如果2個月的小兒還不會眨眼或對光照無反應,說明有嚴重的視力障礙。
注視反射和追隨運動。2個月的小兒開始能注視眼前較大物體,并能在小范圍內追隨目標轉動眼球;3個月時可隨意注視和追隨玩具,頭也隨之轉動。如果不能穩定注視目標,表現出無目的尋找或眼球有節奏地擺動,表明視力不佳或有眼球震顫。
遮蓋試驗。要有正常視力,兩眼相等的視力是必須的,唯有如此,才能有“兩眼視覺”,進一步才可建立“立體視覺”。遮蓋試驗是觀察小兒兩眼視力是否相等的最佳方法。如果小兒被遮住一只眼后會表現出煩躁哭鬧、試圖將頭轉開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