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是寶寶長高催化劑
寶寶的身高是個復雜的問題,涉及到遺傳、環境、、運動、睡眠、情緒等方方面面,過于偏重或忽視某個環節,都達不到理想的結果,如果揠苗助長,更加容易出現問題。
關于身高的3點疑問
Q1、寶寶出生時的身長與將來的身高有沒有關系?
標準的足月寶寶身高平均在49-51厘米,通常男孩較女孩長一些,但只要達到46厘米就是正常了,也有足月兒身高52厘米以上的。
出生時身高46厘米的寶寶并不意味著成年后肯定偏矮,出生身高52厘米的寶寶成年后也未必肯定是大個子,因為寶寶出生時的身高與孕媽媽的許多因素有關,如年齡、孕產次數,孕媽媽體格和骨盆大小、營養狀況和精神狀態等。所以通常認為寶寶出生時身高與將來成人后的身高關系不明顯。
Q2、0~3歲寶寶的身高增長有何規律?
雖然寶寶的生長發育是連續過程,但生長速度有階段性差異,具體規律是:
新生兒(出生~28天):
身高大約增長4厘米。
嬰兒(1個月~1歲):
是寶寶生長發育最快的階段。第2~3個月,每月增加3~4厘米;第4~6個月每月增加2.5厘米;第7個月以后,每月增加1~1.5厘米,全年身長總增長約25~28厘米。
幼兒(1~3歲):
其中1~2歲一年中身長增長10~12厘米。2~3歲身長每年增加5~8厘米。
爸媽可以對照以上數值,看看寶寶身高增加速度是否符合這樣的規律,如果1~2歲的寶寶一年中身長增加小于10厘米,2~3歲的寶寶一年中身長增加小于5厘米,就提示寶寶長慢了;如果1~2歲的寶寶一年中身長增加小于8厘米,2~3歲的寶寶一年中身長增加小于4厘米,應請醫生檢查,尋找原因。
Q3、從寶寶2~3歲的身高能預測成人后的身高嗎?
傳統的預測寶寶身高的方法有多種,大多數爸媽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