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親子矛盾的絕招
孩子不愛學習、孩子與小伙伴發生沖突時,聽聽來自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兒童精神科副主任醫師郭延慶的“特效絕招”。
孩子只愛玩不學習,那就“邊玩邊學習”
現場家長:我的孩子不愛學習,一讓他看書就去做別的事情,怎么辦呢?有的時候把他硬拉到書桌前,他面前擺著書,卻玩其他東西。
郭醫生:小孩子都有愛玩的天性,在學齡前階段讓他們規規矩矩地學習并不容易。我的經驗是給孩子尋找他們感興趣的事情,強化孩子的合作意識,規定好每天必須做的事情,讓他們自己選擇一天的某個時間段去看會兒書。
我買了一套有聲英語教材,專門挑兒子玩玩具的時候放給他聽,這個時候他的注意力最集中,且不會產生反感,并且我和孩子約定好每天必須抽出一定時間來聽英語。就這樣,我兒子在一個暑假里背會了三本80頁左右的《一千零一夜》幼兒英語教材。
孩子不喜歡受束縛,不通過任何引導,就讓學齡前兒童端坐在書桌前乖乖地學習,是不太可能的,要把學習融入到孩子們感興趣的事情中,不要讓他們覺得學習是件不愉快的事情,其實這是在考驗家長們的教育手法和耐心。
家長督促孩子學習的時候,首先應該替孩子做準備。比如把書、筆都準備好,先讓孩子做些他樂意去做的事情,慢慢引到書桌旁邊。不要用教訓的口氣呵斥孩子,也不要什么都不準備就讓孩子自己去找課本。他們本來就不愿意端坐著學習,還讓他們自己去準備,既浪費了時間,效果又不好。
孩子之間發生沖突時家長盡量不要介入現場家長:我的孩子把自己最喜歡的玩具拿到幼兒園,被他們同班一個孩子搶走了,他就從幼兒園一直哭到家里,還讓我幫他搶回來,這種情況怎么做才好呢?
郭醫生:在幼兒園里,總會有一些攻擊性比較強的孩子,我的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告訴他“要盡量和愛打架、看起來很兇的小朋友保持一定距離,如果有些小朋友不是故意的,要懂得原諒別人的錯誤,盡量包容。”若是兩個孩子之間發生了小摩擦,家長自己以及沖突雙方孩子的家長之間要達成共識,盡量讓孩子自行解決,家長能不參與就不參與。
這位家長的孩子用哭鬧的方式要求去幫他拿回玩具的這種行為是不對的,這時候,家長要用“該滿足的早滿足,不該滿足的堅決拒絕”中提到的應對方式去解決(詳見666期20版)。如果孩子說:“媽媽,我的玩具被別人搶走了,你能幫我要回來嗎?”這種方式是正常的,作為父母,應該主動滿足孩子的要求,用中立的語氣和眼神對搶玩具的孩子說:“小朋友,你這種隨便搶別人玩具的行為是不對的,你應該還給他。”這時候,大多數孩子都會把玩具交還。
如果家長非常氣憤,過去就搶,或者用不好的口氣教育別的孩子,效果往往很不好。
不論孩子被搶玩具,還是被別的同齡兒童欺負了,家長都不能給孩子灌輸打架還手的觀念。如果一直教育孩子以牙還牙的話,孩子要么會變得很無能,要么就會攻擊性很強,這都不利于兒童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