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呼吁教育提前是拔苗助長影響孩子…
中新網11月21日電 據新聞晚報報道,在20日舉行的2003上海“為了孩子”國際論壇上,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華東師范大學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所長葉瀾教授指出:知識教育的提前入侵,可能造成孩子智力發育的偏癱,這一觀點在專家中引起共鳴。
技能班、學科班、考級、補課、留學準備、各種競賽等,現在的孩子除了正常的課堂教育外,課余的充電時間更多。面對這些,孩子們呈現出比成人更忙的生存狀態,他們開始羨慕老人,甚至詢問自己何時才能退休。
專家們認為,家長的心態固然可以理解,作為獨生子女,他們不愿意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于是,孩子剛出生就為他們設計好了成長的道路:3歲進入名牌幼兒園,然后是小學和中學再到重點大學。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家長從孩子2—3歲就開始強化教育了。但教的內容多數是學習知識的技巧,并且只是一味地灌輸。
學校也為孩子的教育提前推波助瀾。6歲的孩子上一年級時,要求認識幾百個漢字,要有特長,如游泳、畫畫、彈琴等。一些學校為了顯示本校教育特色,經常將學科教育提前,宣稱5年的課程3年就可完成。初中學校在挑選學生時,要看孩子獲獎的次數,是否參加過奧數培訓等。
葉瀾教授認為,在接受不適合的教育時,孩子們在心理上普遍趨向被動、應付,只能單純的灌輸式接受,重則表現為焦慮、退縮、缺乏自信,最終可能導致思維的混亂和創新能力的喪失。
其實,自然中的一切都有其成長和發展的規律,人也一樣。中國的學校教育已經比任何一個發達國家的教育提前了兩年,可現在仍在人為提前。
如果一味地重視對孩子知識教育的灌輸,而忽視了情感、想像力等因素,其結果可能不僅是孩子喪失了學習的興趣,其他方面的潛能也隨之消失。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