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不拿個矮當回事
兩個孩子 兩種結局 12歲的毛毛身高1.42米,體重54公斤,肥胖度為46%。一年多來,孩子沒再長個兒。身高1.80米的爸爸和1.65米的媽媽感覺寶貝女兒可能出了問題,于是帶她到醫院檢查。經檢查,醫生告知他們,孩子的骨骺已經完全閉合,也就是說,她的骨骼已經停止發育了。 此時,毛毛的父母非常懊悔。毛毛從小就特別胖,不到11歲就來了月經。對于這些蛛絲馬跡,他們始終未當回事。其實,出現這種情況,醫生說只要拍張骨齡x線片就能查出癥結。小軍的父母都是中等個頭,一個1.62米,一個1.53米,按父母的遺傳身高,小軍的個子應該在1.56~1.72米,但他很快躥到了1.75米。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來,小軍的父母早就意識到他們的個頭可能會連累孩子的身高,因此在孩子五六歲時,就定期帶他到專科醫院進行健康檢查。在專家指導下,小軍每天適量運動,按時作息睡眠,飲食葷素搭配,從不亂吃各種保健食品,更不隨便服用含性激素和其他助長的藥物,結果小軍的個頭躥得很快。 治療矮小須趁早 哈爾濱市兒童醫院青春期門診主任于泓指出,每天因身高問題來就診的兒童幾乎占全部門診量的1/3,其中失去治療機會的孩子約占1%。有資料表明,我國由于生長發育遲緩造成的身材矮小者已經超過430萬,且以每年16.1萬人的速度遞增,目前低于正常身高10厘米以上者達1.1億。遺憾的是,帶矮小患兒看醫生的家長少之又少。當孩子長大后因身高而遇到麻煩才求治時,往往是“船到江心補漏遲”。 因癥施治和因人施治 于泓主任醫師說,矮小癥的原因至少有幾百種,包括營養不良、骨骼發育異常、生長激素分泌低下、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等。所以,必須因癥施治,因人施治。比如對“甲低”的孩子,需要補充甲狀腺素;對性早熟的孩子,早期要給予抑制性發育的藥物;對缺乏微量元素的孩子,應增加微量元素的供給;對缺乏生長激素的孩子,需要注射人重組生長激素;有的孩子是因為腦腫瘤壓迫腦垂體而導致性早熟,就要開刀將瘤子取出。這些都需要確診后才能實施。 哪些情況需要引起警覺 于主任介紹說,家長發現孩子出現以下現象需要認真對待: 身體肥胖;男孩乳房異常發育;女孩10歲左右月經初潮且身高不足1.50米;男孩14歲之前變聲,伴有遺精,身高不足1.60米;比絕大多數同齡、同性別的孩子矮半頭或10厘米以上;4~11歲的孩子平均每年增高小于、等于5厘米,或每月小于、等于0.4厘米;由每年加速生長10厘米左右,到現在每月增高少于0.3厘米。特別是父母遺傳身高水平一般,而女孩在8歲前、男孩在10歲前突然提前加速生長,比同齡、同性別的小朋友高出1/3頭或超出6~7厘米以上。 孩子矮小莫亂投醫 于主任特別提醒家長說,在正常情況下,青少年骨骼閉合的年齡是在16~18歲,在此之前,如果發現孩子矮小,一定要找專科醫生查明原因,不要亂用增高藥物和器械。特別是某些激素類藥物,在促進兒童生長的同時,也將加速發育提前,促進孩子性早熟,最終導致骨骺過早閉合,使孩子失去增高的機會。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