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天才兒童潑點冷水
大學里有“少年班”,中小學里有“奧林匹克班”,現在連幼兒園里也出現了“超常班”。3月1日,全國第一個幼兒“才高班”在北京幸福時光陶然幼兒園正式開課了。據說,能考進這個班的小朋友,智商都在140以上,都屬于天資聰慧的人。超常兒童到底有多聰明?他們在幼兒園里會接受什么樣的特殊教育呢?帶著一連串的問題,記者先后3次來到陶然幼兒園。
跟超常兒童一起上課
第一次,由于幼兒園不允許外人參觀,記者只看到了全園小朋友一起做早操的情景,當然從外表上一點都看不出哪個是超常兒童。
記者第二次去時正遇上幼兒園放學。盡管園外有幾十個家長在等著接孩子,記者還是很快就分辨出了哪些是天才兒童的家長。那些家長聚集在一起,興奮地談論著自家的孩子,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家長們聊興正濃的時候,才高班的小朋友出現了,他們一個個歡呼著撲向自己的父母,展示自己畫的圖畫,背誦剛學會的英語單詞。
第三次,記者聯系了與陶然幼兒園合作的中科院心理所博士劉正奎,采訪了幼兒園園長陳寧,還和才高班的孩子們一起上了半天課。
記者旁聽的第一堂課叫“刷子主題課”。當時記者感到很奇怪,刷子有什么可談的?可是,當看到小朋友從家里找來的幾十種刷子時,記者恍然大悟:從牙刷,到化妝用的眉刷、腮紅刷,擦地板用的地板刷,刷子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據老師介紹,上主題課的前一天,她給孩子們布置了回家找刷子的任務,孩子們晚上和家長討論哪些東西屬于刷子,然后帶到課堂上來。老師先在課上教孩子們認識各種刷子,以及怎么使用刷子。然后,孩子們每人挑選一把自己喜歡的刷子,去親身實踐一下。有的孩子拿著刷墻的排刷,跑去刷幼兒園的院墻,老師就教他們怎么能把墻刷干凈,怎么分工合作;有的孩子挑了鞋刷,老師就給他們一管鞋油,教他們分辨哪些是皮鞋,可以打油,哪些是布鞋,要用水刷;還有的孩子對化妝刷感興趣,老師就讓他們用各種顏色的胭脂在自己臉上自由發揮。
通過這堂主題課,記者體會到,才高班的教育的確很有特色。老師在教學中重視創新,讓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接觸新事物、新概念,并引導他們去探索。除了主題課,才高班的課程表上還排著珠算課、自然科學課、外教英語課等,看來小天才們要學的東西還真不少。
教育天才也得適度
劉正奎博士告訴記者,中科院心理所和陶然幼兒園合辦才高班,其中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維護超常兒童受教育的權利,“就像智障或殘疾兒童有特殊的學校一樣,超常兒童也應該接受適合他們的特殊教育”。但是,劉正奎博士也特別強調地指出:“超常兒童的教育不等于優越教育,才高班要做的是發現天才,而不是制造天才。”
在超常兒童的教育方面,北京師范大學發展心理研究所副所長沃建中教授認為,小天才也不能過分學習,而應該接受適量、適度的教育。老師要有的放矢,不能拔苗助長。沃教授舉例說,現在一些小孩在上學前就能背很多古詩,也能做簡單的數學題,但實際上他們并不理解其中的意思。這種提前教育會讓孩子上了小學后覺得老師教的東西沒意思,容易養成不專心聽講的壞習慣。
家長要保持平常心
想到那些自豪的家長和充滿個性的超常兒童,記者不禁想問:他們這么小就被分到了一個特殊的班級里,生活在一個相對孤立的小團體中,他們會不會覺得自己特別與眾不同,從而失去了和普通人的聯系呢?
劉正奎博士說,孩子這么小,還不能理解才高班和其他班的區別。倒是家長應該保持平常心,不能讓自己有意無意的炫耀影響了孩子。現在一些家長已經有高人一等的感覺了,這其實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很不利。家長要適時地給自己和孩子都潑潑冷水,清醒清醒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