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身體中都需要什么維生素
媽媽們可能不知道,寶寶雖然已經見你健康康的出生了,但是他們小小的身體里還是血少很多營養成分的。寶寶出生后,醫院一般會給新生兒準備一些魚肝油,鈣劑等。有些媽媽就會問,寶寶剛出生就要吃這么多藥嗎?寶寶需要補充維生素嗎?都有哪些維生素呢?一般常見的魚肝油是補充維生素的一種方法之一,又該如何食用呢?
下面讓我們一一來了解一下寶寶需要補充的維生素有哪些?
(1)維生素A:如果寶寶缺乏維生素A,就容易導致皮膚干燥、毛發枯黃,在日常飲食中,動物肝臟、蛋黃和橙色蔬果中維生素A的含量最多。
(2)維生素B族:缺乏維生素B族會使寶寶口角發炎,并導致生長發育遲緩,一般在谷類、堅果、豆類、蛋黃及瘦肉中維生素B族含量最多。
(3)維生素D:維生素D能健全寶寶的骨骼和牙齒發育,食物中魚肝油、豬肝、蛋黃及奶類中含量最多。由于食物中的鈣和磷可經紫外線照射合成維生素D,因此偶爾讓寶寶曬曬太陽,也可促進鈣、磷的吸收。
(4)維生素K:維生素K缺乏會引起寶寶牙齦出血導致食欲不振。綠葉蔬菜及動物肝臟、魚類中所含的維生素K含量較高,維生素K也可以由腸道細菌合成。
新生兒是否要補充維生素?
寶寶還是胎兒時,在媽媽母體內攝取了各種維生素,并且儲存起來。過去一直認為,即使在生后兩個月也不需要給嬰兒補充維生素,靠寶寶的儲存量也是可以維持的。但近年來研究表明,如果乳母偏食,嬰兒所儲存的某些維生素會很快就耗盡,如果不再給嬰兒補充維生素,就會發生維生素缺乏癥。因此,在懷孕期間,如果準媽媽沒有適量地服用綜合維生素劑,嬰兒儲存的維生素就會較少。
所以為避免引起維生素不足,從預防的角度出發應及早給新生兒補充維生素。另外,未成熟兒由于身體小,儲存的維生素少,所以也要盡早補充維生素。可以從出生后15天起,每天加0.25毫升的綜合維生素劑。
寶寶用補充維生素AD嗎?
佝僂病是由于缺乏維生素D而引起的骨質發育不良的疾病,如果給照射紫外線,人體的皮膚就能產生維生素D,可是新生兒在生后一個月里,一般不會曬太陽或曬太陽不夠,所以從出生后第二周開始,要每天給嬰兒加400單位的維生素D。
維生素D有兩個來源:一個是外源性,來自于食物;另一個是內源性,由機體自行合成,取決于接受陽光照射的時間。植物性食物如蘑菇、蕈類含有維生素D2,動物性食物中含有維生素D3,以魚肝和魚油含量最豐富,其次是雞蛋、小牛肉、黃油和咸水魚如鯡魚、鮭魚和沙丁魚中含量相對較高。總的說來,食物中維生素D來源不足,許多國家均在常用的食物中進行維生素D2和維生素D3的強化,如焙烤食品、奶和奶制品、嬰兒食品等來預防佝僂病和軟化癥。
維生素A不足時,眼睛角膜會發干。維生素A耐熱,無論怎樣沖調牛奶或奶粉都會剩下大量維生素A,所以不補充也可以。為了預防起見,每天可加維生素A 2000國際單位。現在的特制奶粉中含有各種維生素,一天食用100克奶粉就可以滿足新生兒對維生素的需要量了。
維生素A多存在于動物性食物中,如動物的內臟(其中以肝臟的含量最高)、蛋類和乳制品。貧困地區多依靠植物性食物中的胡蘿卜素,以及其他含量較高的深色蔬菜,如南瓜、胡蘿卜、薺菜、菠菜、西紅柿、辣椒等;水果以芒果、橘子等含量比較豐富。
寶寶怎么吃魚肝油補充AD?
喂食方式 vs 寶寶健康
如果寶寶可以接受魚肝油的味道,可以將魚肝油滴劑或將膠囊狀的魚肝油戳開,直接滴在寶寶的嘴里。或者可以在寶寶心情好時先喂少量魚肝油,慢慢引導,這樣更容易讓寶寶接受。如果寶寶不喜歡腥味,媽媽不妨將魚肝油滴入米糊、粥、果泥等日常食物中喂食,用寶寶熟悉的食物味道降低魚肝油的腥味,讓寶寶慢慢習慣魚肝油的味道。在這里專家建議寶寶的魚肝油盡量選擇膠囊產品,以免反復食用時造成二次污染。
給寶寶喂食魚肝油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剪開、戳開魚肝油時要注意衛生,剪刀等器具要消毒。
2、不要用糖果等食物來引誘寶寶,這樣容易造成不良的飲食習慣。
3、注意要與低于40攝氏度的食物一起食用,高溫會破壞營養成分。
4、與米糊等一起喂時,建議舀一勺食物,將魚肝油滴在勺子里的食物中央,然后喂給寶寶,這樣避免滴在整碗食物中,一旦寶寶吃不完而造成補充劑量不夠。
5、不建議滴入奶瓶中,魚肝油很容易附著殘留在奶瓶內壁上。
6、此外,有些媽媽還嘗試過將魚肝油涂在奶嘴上給寶寶吃,媽媽們不妨嘗試一下,一份劑量分3~4次就可以讓寶寶吃完。
通過上述的介紹,相信爸爸媽媽也對嬰兒所需的維生素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在這里還要說一下,在寶寶出生后,出院前還是要做一下全身檢查。盡管說維生素不可以給寶寶供給什么能量,可以維生素對維持寶寶生長發育,并對生理功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旦缺乏維生素,就會出現不良的癥狀。父母們應該根據孩子狀況來確定寶寶究竟缺乏什么樣的維生素,以此來及時補充。如果還有什么疑問,還請詳細閱讀一下聞康咨詢網的健康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