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為何多發小兒濕疹
冬季天氣干燥,加上凜冽的寒風,很多小兒容易發生發生濕疹的情況。那么冬季為何多發小兒濕疹?小兒濕疹的癥狀有哪些?小兒得了濕疹應該怎么治療呢?下面我們來看看母嬰專家的介紹:
首先,嬰幼兒在1周歲以前,主要的飲食即為母乳或奶粉,但因其消化系統發育還不完全,不能完全分解母乳或奶粉中的蛋白質,無法將蛋白質轉化為人體所需要的氨基酸,因而會產生多肽分子量,導致寶寶過敏。因此,一些體制較弱、消化系統不好的寶寶,特別容易因過敏而發生濕疹。
其次,如今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環境中的灰塵、螨蟲、甲醛、真菌等都屬于異種蛋白,會對寶寶產生一定的刺激,也會增加患濕疹的風險。冬季氣候寒冷,室內外溫差較大,因此流感來襲時,寶寶容易受到一些病毒細菌的感染,從而誘發或加重濕疹。
再次,皮膚是人體的第一道屏障,加上冬季氣候干燥,而嬰幼兒的皮膚發育尚不完全,皮脂分泌少,因此對皮膚的保護作用相對較弱。抵抗力較差的寶寶也容易患濕疹。另外,給寶寶洗澡過勤,或使用清潔力很強的洗浴產品,也會使寶寶的皮膚干燥,增加患濕疹的幾率。
嬰兒濕疹有什么癥狀
濕疹是由多種復雜的內、外因素引起的一種具有多形性皮損和易有滲出傾向的皮膚炎癥性反應。濕疹往往病情易反復,可遷延多年不愈。嬰兒是濕疹的高發人群,其不同類型也會有不盡相同的癥狀。
嬰兒濕疹就是中醫所說的奶癬。多在嬰兒出生后第二三個月開始發生,好發于皮膚皺褶和顏面部,也可累及全身。通常隨著嬰兒月齡增大而逐漸減輕直至痊愈,也有少數患兒持續發展到兒童期,甚至成人期。
嬰兒濕疹分為滲出型和干燥型,癥狀有所不同。
滲出型濕疹:高發于比較肥胖的嬰兒,濕疹從兩頰開始,發生紅斑、丘疹、丘皰疹,患兒感到瘙癢難忍,可因抓撓而引發有多量滲液的鮮紅糜爛面。嚴重者可累及整個面部甚至全身。繼發感染的嬰兒會出現膿皰、局部淋巴結腫大和發熱。
干燥型濕疹:高發于比較瘦弱的嬰兒。眉間、頭皮等部位多見,患兒出現潮紅、脫屑、丘疹,但沒有明顯滲液。發展為慢性濕疹后可有輕度浸潤肥厚,也可出現抓痕、皸裂或結血痂。患兒多因劇烈瘙癢而哭鬧和睡眠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