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兒童盡量吃“腿少的”
如果體重超過同齡、同身高小兒正常標準的20%,即可認定為肥胖。我國兒童肥胖的發生率為3%~5%,大多數屬單純性肥胖。食物中能提供能量的營養物質有蛋白質、脂肪、糖類,既然肥胖胖是體內脂肪積聚過多所致,那么能否用蛋白質、糖類食物完全代替脂肪類食物呢?當然不可以,它們各有各的生理功能。脂肪類食物對小兒生長發育,腦細胞核的代謝,皮膚與毛發的完整,心肌收縮及免疫功能的健全都有重要的作用。
我國營養學會推薦的兒童(1~16歲)脂肪類食物供應能量應占總能量的25%~30%。兒童需要攝入多不飽和脂肪酸至少不低于總熱量的1%(主要是亞油酸),才能保持正常生長。因此,家長在給肥胖兒搭配膳食時,可以適當提高蛋白質含量,減少脂肪、糖的含量,肥胖兒脂肪供能不應低于總能量的20%,同時應適當增加含多不飽和脂肪酸食物的攝入,減少含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大豆和谷物等植物油及海魚、淡水魚等魚類食物含多不飽和脂肪酸較多,雞、鴨、鵝等禽類次之。食物中膽固醇含量的高低也是影響肥胖的因素,但在上述食物中膽固醇的含量恰恰與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相反,所以搭配膳食時應記往“四條腿食物不如兩條腿食物,兩條腿食物不如無腿食物!碑斎,要完全控制體重的過度增長,減少皮下脂肪積聚,光靠調整飲食是不夠的,還必須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增加適當運動等綜合防治措施,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