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冬季養生營養搭配原則
冬季是適合進補的季節,但冬季進補又不可以過于盲目,比如寶寶冬季不要過分溫補。這是由于寶寶腸胃較嬌嫩,過分溫補會使胃腸功能紊亂,我們來看看母嬰專家總結的寶寶冬季養生營養搭配原則,如下:
1.全面又均衡
無論寶寶屬于何種體質,有怎樣的營養需求,來自于糧谷、蔬菜、豆制品、水果、禽畜肉、蛋、水產和奶制品的食物,都應當出現在寶貝冬季的餐桌上,哪一樣都不可缺少。
主食和土豆、紅薯、芋頭、山藥等根莖類蔬菜,一定要占主導地位,保證充分的熱量攝入,并輔以足量的蔬菜幫助胃腸蠕動,切不可讓肉蛋魚蝦“喧賓奪主”。
要適當用植物蛋白——豆漿、豆腐、豆花以及各種雜豆類食物,替代部分動物食品,幫助平衡蛋白質的種類、促進蛋白質吸收、增加膳食纖維、減少“積食”發生的可能。
2.有選擇有重點
無需給寶寶添加過多的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如肉、蛋、海鮮等,應適量增加少量核桃、芝麻、花生等植物油脂類食物以儲存熱量。
注重增加富含鐵,碘,維生素A、D、E、C、B1、B2,胡蘿卜素的食物的攝入量,比如動物肝臟、紫菜、海帶、海魚海蝦(特別是深海魚)等海產品;蛋黃、胡蘿卜、南瓜、橘子、番茄、木瓜等果蔬;堅果、粗糧以及豆制品。
3.應季又溫熱
多選擇新鮮的冬季果蔬給寶寶吃,特別是南瓜、紅薯、藕、冬筍、蘿卜、青菜、大白菜、卷心菜、蘋果、大棗、柑橘、香蕉、柚子等。這些果蔬在經過低溫“考驗”后,含糖、維生素及鉀、鎂等無機鹽的含量都非常豐富,可提供豐富的熱量和微量營養素。
已經過季的水果如西瓜、桃子、櫻桃等最好不要選用了,這些果蔬往往在成熟前就被采摘,或者采用了催熟方法,營養素含量相對較低。如果遇上是冷庫存放的產品,還有可能因不新鮮而吃壞了寶寶的肚子。
冬季要避免吃、喝溫度偏低的食品或飲品,寶寶的食品或飲品最好在40℃以上,不讓低溫刺激寶寶嬌嫩的胃腸黏膜,引發消化道疾病。
4.多燉煮少生冷
冬天里,食物的烹調要避免油炸、涼拌或煮后冷食的食物,應以煲菜類、燴菜類、燉菜類、蒸菜類或湯菜等為主。
由于低溫易使菜肴的熱量散發較快,因此,在冬季恰當使用勾芡的方法可以幫助菜肴保溫,如羹糊類菜肴。
比夏天稍稍增加一點兒烹調用油,可以幫助寶寶多獲得一點兒御寒的熱量,但不可過多。
溫馨提醒:寶寶冬季養生營養搭配原則。為了更好的幫助寶寶在冬季科學飲食,我們要注意以上的事項。因為過分的進補不僅不能達到積蓄營養效果,還會讓寶寶的抵抗力下降,反而引來疾病的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