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臟”食物寶寶要謹慎
寶寶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媽媽們都恨不得把所有的好吃的都給孩子,好讓孩子長個大高個兒。不過,寶寶吃東西也要講究科學,有些食物有時是有害處的,寶寶需要多多注意。為了寶寶們的安全成長,媽媽們要知道以下幾種比較“臟”的食物,讓寶寶謹慎。
![](/d/file/2014-12-21/c8923d96c1d22123d6c4f9c98119d083.jpg)
1、碎牛肉
通過對漢堡包中的肉的調查后發現,碎牛肉含有53%的產氣莢膜梭菌,30%的葡萄狀球菌,12%的李氏桿菌。所以要吃碎牛肉的話,在超市的時候選擇那些經過輻射處理的碎牛肉,一般包裝上會印有經過輻射處理的標志。在家中做處理的時候,可以在牛肉中加入新鮮的牛至油可以防止大腸桿菌的滋生。
2、雞肉
經過對484只肉用仔雞的研究后發現,有42%的被彎曲桿菌感染,12%的被沙門氏菌感染。而最新調查發現,美國每人每年食用70磅(35公斤)的雞肉,比食用的牛肉、豬肉和土雞都多。所以,給寶寶吃的雞肉,要盡量選擇那些自由放養場養的雞。這些雞棲息的場所更大,一次屠宰的數量也少,所以安全性較高。另外,母嬰專家提醒媽媽們,為了避免食品中毒,在將生肉買回之后,先用清水泡一下,而不是直接將其放在烤碟里。這個捷徑可以避免雞肉和其他食物帶來的感染。在切肉的時候,要清洗案板和刀具,保證清潔。
3、生蠔
科學家表示,生蠔含有諾羅病毒(存在于海洋中的病原體)、彎曲桿菌和弧菌,從而導致腹瀉。所以,媽媽最好購買經過著名廚師處理過的生蠔,并且要煮得熟透了才能吃。
4、 雞蛋
雞蛋中有著很多細菌,雖然巴氏消毒法已經使雞蛋中的沙門氏菌量降到很低,但細菌仍然存在。所以在選擇雞蛋時,要留意裝雞蛋的紙板箱,只要找到經過高溫消毒的字樣即可,還有有效期。檢查每個雞蛋看有沒有裂縫,因為細菌很容易從裂縫中鉆進去。把雞蛋放在其紙盒里,然后放在冰箱里最涼快的地方。打過雞蛋后,記得洗手。另外,最好吃熟雞蛋,生雞蛋中的細菌可能還沒有完全被殺死。
5、碎土雞肉
很多人很喜歡土雞肉,但這是潛在的一種最臟的家禽肉。研究發現,有1/4的碎土雞肉含有李斯桿菌、彎曲桿菌、梭菌或是三者的結合。因此,媽媽們逛超市的時候要選擇有機土雞。在結賬的時候,用專用的裝肉的帶子放置土雞肉。在家中做處理的時候,要徹底清潔,并把清潔好的肉放在單獨的碟子中,不能和其它碟子混用。
人們常說,病從口入。因此,把好“口”這道關,才能使寶寶更加健康地成長。懷孕期為了母嬰健康,這些食物也是要注意謹慎食用的,以免對腹中胎兒造成傷害。育兒知識的學習能夠幫助媽媽們更加了解寶寶的真實需要,所以媽媽們也要多多學習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