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吃什么魚安全健康
我們都知道,魚類是蛋白質含量非常高的食物,所以如果想要保證寶寶的營養需求,可以適當的給寶寶吃魚。但給寶寶吃魚面臨的問題有很多,我們都知道魚刺對寶寶來說是非常大的隱患,所以母嬰專家指出,我們在給寶寶選擇魚的種類的時候,最好是選擇魚刺比較大的,沒有小刺的魚,同時還要注意烹調方法,最好的補藥采取油炸的方法,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給寶寶吃什么魚安全健康?
首推海魚,如羅非魚、銀魚、鱈魚、青魚、黃花魚、比目魚等。這些魚肉中魚刺較大,幾乎沒有小刺。
吃帶魚時去掉兩側的刺,只剩中間與脊椎骨相連的大刺,給寶寶吃也較安全。吃鱸魚、鯽魚、鏈魚、鯉魚、武昌魚等則最好給寶寶選擇沒有小刺的腹肉。
魚類DHA含量大排行
海水魚(根據DHA含量在魚肉中的百分比的大小排列):
金槍魚鮪魚魚師魚鯖魚、秋刀魚、沙丁魚、海鰻、紅鱒、鮭魚、竹莢魚、脂眼鯡魚、魚參、帶魚、鯔魚、旗魚、金眼鯛、魚君魚、鰹魚。
其中金槍魚、鮪魚、魚師魚、鯖魚、秋刀魚、沙丁魚等100克魚肉中的DHA含量在1克以上,可謂名副其實的“DHA魚”,而金槍魚所含的DHA多達2.877克,脂肪酸總量達20.12克,實為“魚中之冠”。營養學家還指出,有些魚的魚肉中DHA含量并不高,但在魚油中卻含有豐富的DHA,尤以鮭魚、紅鱒、鱈魚、鰹魚、脂眼鯡魚、墨魚等為多。
淡水魚(按DHA在魚體不飽和脂肪酸中的相對含量依次排列):
鰣魚紅魚白塘鱧黑魚、鱖魚、青眼鱒、鳊魚、青魚、鰱魚。
賢惠媽媽巧做魚
在準備魚類料理給寶寶食用時,以清蒸、水煮的烹調方式為宜,少用油炸,一方面是因為油炸對于寶寶來說過于油膩、燥熱;二來是油炸后會使肉質變得比較硬,加上油又會延緩胃的排空,不利寶寶消化。像是清蒸鱈魚、魚粥、魚丸、魚湯、青菜炒魚片等,都是適合寶寶的料理食譜。也提醒家長們,由于魚本身就有鹽份,因此調味不宜過重,適量即可;或以醬料、湯汁芶芡的方法調味。
上面了解了哪些魚刺少,媽媽們完全可以進行更多嘗試,比如說:自己動手做魚泥。選用刺少的魚,去頭尾取中段,去皮和中央骨,用斬砸的刀法把魚肉剁得極細,用手攤開看不到顆粒,似泥一樣,這就是魚泥。然后,你可以按照購買的瓶裝魚泥的配方進行燉、炒、煮,也可添加各種蔬菜泥烹飪,配制更多口味的魚泥給寶寶吃。
選購魚類時需注意五點事項
1.肉質要有彈性。
2.魚鰓呈淡紅色或暗紅色。
3.眼球微凸且黑白清晰。
4.外觀完整,無鱗片脫落之現象。
5.無臭腥味者為新鮮的。
知道了給寶寶吃什么魚安全健康,所以為了更好的保證寶寶更好的進食魚類,我們在選擇魚的品種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同時,在魚的烹調方法上,最好是清蒸或者是水煮的方法,避免油炸的方法,這樣的話,才能更好的保證寶寶安全進食魚的時候,又能保證營養的充分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