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及時制止孩子的危險行為
學齡前孩子的安全問題是最值得我們重視的育兒問題了。因為學齡前時期是最容易出現危險的一個時期,此時的孩子已經具備了完全的自我行動的能力,但是在思想意識上卻還遠遠沒有成熟,他們甚至很難清楚的認識到安全隱患的所在,所以很多的學齡前安全問題的發生都是由于孩子自主進行危險的行為所導致的。所以要預防這些安全問題的發生也很簡單,就是我們要制止孩子的這些危險行為。那么學齡前兒童最容易出現哪些危險行為呢?主要有以下三種。
1、玩鞭炮 前幾天,武漢某小區,幾個小朋友正在燃放鞭炮取樂,突然“嘭”的一聲巨響,鞭炮落入了一個下水道,井蓋隨即被爆炸氣浪掀起,將8歲男孩程某掀翻到數米外,右手被炸傷,頭部嚴重受傷。
不要購買非法銷售的、沒有安全保障的煙花爆竹。玩鞭炮常見的受傷部位是手和眼,眼睛受傷后,大人、小孩都喜歡用手去揉搓,這是非常危險的。正確的處理方法是:如出血、有明顯傷口,應局部壓迫止血,用干凈的紗塊、毛巾壓在受傷處,防止大量出血;如傷及眼睛,可用自來水清洗,然后送醫院進一步檢查。
2、新型玩具 6歲的樂樂是出了名的“搗蛋鬼”,幾天前跟小伙伴一起玩“狙擊”游戲,在一頓“掃射”下,同伴的塑料槍子彈不慎射中了樂樂的左眼,造成了眼球當場出血。每到春節前后,醫院都要收治不少“玩”出眼傷的小患者。
樂樂的傷屬角膜水腫,在眼傷中還算較輕的,一般會導致視力短暫下降,通過積極治療尚可恢復。而高仿槍等新型玩具的沖擊力可令視網膜脫落、眼球破裂,這樣的傷害是終身的。另外,除了這些有明顯危險的玩具外,有些小玩具也同樣不容忽視,如紅外線激光筆,如果長時間對著眼球照射,將傷及眼睛的黃斑部,造成視力嚴重下降;醫用注射器若被孩子把玩,針管一旦戳入眼球,將可能造成化膿性眼內炎,導致失明。
3、吞食異物 前不久,媒體報道了一出慘劇:一名3歲女童被一粒小小的松子卡住氣管,不幸身亡。
孩子吃東西時不要跟他說話,或者逗他哭或笑,以免倒吸食物;不要給3歲以下的兒童吃花生、瓜子、蠶豆、松子等堅果類食物,不要給孩子玩弄紐扣、錢幣、玻璃球、橡膠嘴等較小的玩具。出現異物卡喉時,如果未進入咽腔,家長可拍打小孩背部,鼓勵小孩用力咳嗽,盡量讓異物咳出;如果異物看不到、取不出,應“爭分奪秒”地到醫院進行處理,不要利用大口吞飯團、吃饅頭、喝食醋、手摳等方式咽下或催吐,這些錯誤的方法只會讓異物越陷越深,導致窒息。
鞭炮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物品,我們小時候也經常玩,不過從那時開始,由于鞭炮炸傷而就醫的兒童就已經非常多了。所以要避免孩子炸傷很簡單,那就是要禁止孩子獨自玩鞭炮,作為家長也不要購買那些沒有保障的煙花爆竹。現在的兒童玩具非常多,家長們出于對孩子的疼愛總是給孩子購買一些新型玩具,殊不知這些新型玩具本身就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所以在給孩子購買玩具的時候,家長們必須慎之又慎,只有這樣,孩子的安全才能夠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