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的心臟與成人的心臟有何區別
心臟的跳動是人體生命活動的象征,它代表著我們還存活于世。胎兒的心臟與成人的心臟有何區別呢,小編將帶著大家一起來探尋,幫助準媽們做到母嬰健康。
此刻準媽們一定會問,胎兒的心臟和成人的心臟到底有什么區別?小編可以告訴你們胎兒的心臟和成人的不一樣。血液流經心臟的方式不一樣,這是因為胎兒是通過胎盤,而不是肺來獲得氧氣。左右側的心腔之間存在聯系,這是胎兒在子宮內存活所必需的,而出生后這種聯系必須立刻消失,否則嬰兒就不能在外界存活。胎兒的正常心率范圍在每分鐘120~160次之間,而成人的卻是60~90次。
那么你可能會繼續問,胎兒的心臟什么時候開始真正發揮功能呢?小編來告訴你,當心臟開始跳動,并且循環系統徹底封閉之后,心臟就已經開始發揮功能了。這一般發生在懷孕后26~30天之間。胎兒的心臟可以促使血液循環,并促使血液通過胎盤。盡管母嬰血液并不混合,但它們通過胎盤的薄膜交換氧氣和營養。
那么準媽們可能還會問,從胎兒到嬰兒的過程中,循環系統是怎樣轉變的呢?小編接著告訴你這可以算是一個生命的奇跡。隨著臍帶的剪斷,所有的壓力都發生了改變。幾個小時之內,卵圓孔(左右心房之間的空洞)和動脈導管(連接肺動脈和主動脈)都會自發閉合。有時候它們沒能正確地閉合,就會發生持續性胎兒循環。這時就需要使用吲哚美辛甚至手術治療,以關閉動脈導管。相反的,在出現某些心臟先天缺陷,比如法洛四聯征和大血管錯位時,持續性胎兒循環可以將含有氧氣的血液送往全身,這反而能維持嬰兒的生命。
小編溫馨提示大家,胎兒的心臟和成人的心臟存在的這些差異是每位準媽必須搞清楚的,這就是母嬰健康常識中的胎兒心臟的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