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畸形的原因及常見致畸因素
胎兒畸形是如何發生的呢?相信這是很多孕婦都想知道的母嬰健康知識,弄清胎兒畸形發生的原因,一方面可以幫助我們預防這種胎兒發育異常情況的發生,另一方面也能為我們的孕期保健提供指導,F在就詳細介紹一下胎兒畸形發生的原因及常見致畸因素。
通常是在胚胎發育階段受到各種有害因素的影響使細胞染色體發生畸變,或有害物質抑制細胞的有絲分裂,妨礙了胎兒器官的正常分化與發育而產生畸形。
因為胚胎細胞的生物合成很活躍,細胞分化、生長發育均先于這種快速分化增殖的細胞本身,所以就比較脆弱,再加以胚胎對毒物的分解代謝和排泄很不完善,極易受到有害因素的損害以致引起畸形。
常見的致畸因素包括微生物(如病毒)、藥物和某些化學制劑、某些金屬和放射性物質等。
有資料表明,在致命因素中,藥物約占1.5%,物理化學物質占1%;病毒及妊期疾病占1—3%,原因迄今末查明者占65%。值得注意的是,約20%的致畸因素來源于父母的遺傳性疾病而不是外環境的致畸因素。
畸形的類型取決于致畸因素的種類及其作用時期。例如風疹病毒主要導致白內障、耳聾和心臟畸形,而先天性巨細胞病毒主要損害中摳神經系統產生小頭畸形或腦積水。至于致畸因素的作用時期往往在懷孕早期(頭三個月),因為此時器官分化發育迅速,對外界致畸因素最敏感。當然不同的器官系統還有相應的致畸敏感期,例如神經系統為受精后15-77天,腦為受精后20-40天,眼為受精后24-39天,四肢為受精后24-46天,外生殖器為受精后36-98天等。受精后8周胚胎完成了除神經系統和生殖器官以外的器官的分化進入胎兒期,對外界致畸因素的敏感性相對降低。到孕后12周,外界致畸因素的影響就更小一些。
胎兒畸形的發生從本質上來講是細胞的染色體發生畸變所引起的,常見的致畸因素主要有病毒、藥物以及化學制劑,重金屬和放射性物質也在其列。所以無論是妊娠期間還是懷孕之前都應該避免接觸這些東西,減少其對胎兒發育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