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前檢測關系胎兒安危
如果育齡婦女孕前感染巨細胞病毒,有可能導致胎兒流產、畸形、死胎。由同濟醫大附屬同濟醫院婦產科博士導師聞良珍教授主持完成的國家“九五”攻關課題“宮內感染的診斷及對胎兒發育的影響”證實:我國城市中育齡婦女宮內巨細胞病毒感染現象普遍,并嚴重影響胎兒生長發育。
巨細胞病毒是導致妊娠期宮內感染的最主要原因,可在人體唾液、眼淚、宮頸分泌物、尿液等體液中長期存在,并可通過體液傳染給他人。被感染者絕大多數無癥狀,即使有輕微癥狀,也與感冒相似,難以引起重視,目前,國內外對此尚無有效的防治方法。
歷時5年多的這項課題在國內外首次采取大樣本、多地域協作研究,由同濟醫院、中國醫科大學病毒所、上海二醫大兒科研究所聯合,率先應用血清學、分子生物學等方法,對武漢、上海、沈陽三地的6000余名孕婦進行了檢測,發現87.16%的孕婦在孕前已有巨細胞病毒感染。其中30%的孕婦在妊娠的早、中、晚各期以及產后可通過絨毛、羊水、胎盤、臍血以及乳汁等途徑傳染給胎兒,被感染的胎兒中有5%在早期出現流產、死胎、畸形等癥狀,另有5%在產后兩年左右出現先天性智力低下、神經性耳聾等癥狀。
適時終止妊娠是目前防止低智、畸形胎兒出生的惟一方法,課題組率先在國內外采用分子生物學技術,通過直接檢測孕后7~9周的絨毛組織中巨細胞病毒的dna組織診斷胎兒感染與否,使確診時間比以往提前2~3個月。聞良珍教授同時指出,對宮內巨細胞病毒感染無法治療的原因是“投鼠忌器”,因為藥物同樣會影響胎兒的發育,而如果在孕前發現并進行治療,感染可以得到控制。她提出,育齡婦女在準備懷孕前,應該檢測有無巨細胞病毒感染,若孕前未檢查,孕早期一定要檢查,若孕婦和胎兒均被嚴重感染且病毒處于活動期,就要考慮終止妊娠,這對于減少低智兒、畸形兒的出生,降低新生兒死亡率,提高人口素質十分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