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自私怎么辦四招讓他學會分享
小編相信人們對于自私自利的人都不會有好感,自私自利的人也常常會被孤立,甚至被擠兌。相信爸爸媽媽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寶貝就來被孤立,被擠兌的。那么當寶寶自私的時候大人們應該怎樣來正確引導呢?現(xiàn)在小編就教教父母們關(guān)于引導寶寶不自私的育兒知識。
嬰兒期就應引導
早期的孩子的玩具給學習共享提供了非常好的機會,所以在嬰兒期輪流與我們的孩子交換玩具是很有必要的。例如,我們可以給寶寶一個撥浪鼓搖然后再拿回來,自己搖它,再次把它歸還給孩子。這有助于教我們的小家伙懂得,分享仍然很有樂趣。接下來與他交流時,在口頭上給予他大量的贊美。讓他對分享這件事情變得積極,當我們的孩子不把玩具交給我們的時候,盡量不要發(fā)脾氣或生氣,一定要保持耐心。
家長要起模范作用
想讓我們的寶寶學會分享,家長的模范作用可少不了,分享我們自己的東西幫孩子建立分享的概念,所以要避免標示一切東西是屬于某一個人的。而不是說,“那是媽媽的,不要碰!”試著說,“這不是一個玩具,它不能玩。”并給孩子另一種玩具。顯然,有些東西是不安全的或珍貴的,所以沒辦法與孩子共享,但在其他方面我們可以嘗試分享。讓他用我們的鑰匙,使用我們最喜愛的杯子或嘗試穿我們的鞋子。
進行家庭活動
家庭游戲時間也會給這一教學提供機會。當我們的孩子在玩積木,問他,“可以給爸爸媽媽一些嗎?”如果他拒絕,經(jīng)過短暫的時間再試一次。讓孩子明白,共享能夠帶來更多的參與和樂趣。
經(jīng)常家庭聚餐
在進餐時間,提供給我們孩子的醬或輔料,要告訴他這是大家一起吃的。當在家庭聚會上提供飲料時,告訴我們的寶寶要等待、耐心,而不是積極的拼搶。問問我們的孩子能否先提供一個飲料給長輩喝,比如我們可以說:“能不能把這個先給這個爺爺?他渴了。”盡量避免讓寶寶胡思亂想,如果他反抗,但鄭重向他表明:“爺爺喜歡尊敬長輩的好孩子,你是好孩子,就應該照顧爺爺。”這樣不僅教會我們的孩子學會分享,同時還鼓勵他們有愛心和禮貌。
育兒是門要用時間來堆砌的大學問,在育兒的過程中,大人稍有不慎就會對孩子造成現(xiàn)成的或潛在的傷害,這種傷害可能是身體上的,但怕的就是心理上的,若是心理上的那將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身為新世紀的父母,必須要懂得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