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揭秘幸福家庭的訣竅
人們在外奔波最想回到最溫馨的家,因為家是一個體驗幸福的重要源泉。有些家庭很幸福,但有些家庭因這樣那樣的生活細節給婚姻帶來了摩擦。下面著名專 家威斯康辛大學醫學與公共健康學院精神學教授瑪西亞·斯萊特里,以及紐約蒙特菲爾醫療中心精神培訓科心理學博士西蒙·雷戈等專家,共同探討了收獲家庭幸福 的訣竅。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全球人都在研究幸福
關于幸福的研究,古往今來,層出不窮。比如過去流傳著這樣一個小故事:一個生活富裕的皇帝,整日愁苦,于是他讓隨從去尋找國家里最快樂的人,并把他的襯衣帶回來。隨從最終找到一個每天都開開心心、無憂無慮跳舞的人,可他卻窮到沒有襯衣。
單 靠物質上的滿足,似乎不能讓人覺得幸福。美國人霍華德·金森一項相隔20年的調查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1988年,霍華德針對5000多人進行隨機調查, 發現僅有121人覺得自己幸福,他們主要分為兩類,即淡泊寧靜的平凡人和功成名就的杰出者。2009年,霍華德再次聯系這121人,發現當初的平凡者在經 歷各種變故后,仍然認為自己幸福;而當初的杰出者卻大部分沒有了當年的感受。他總結說,所有靠物質支撐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只有心靈的淡定寧靜,繼而產生 的身心愉悅,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
作為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幸福課講師,泰勒·本·沙哈爾博士認定的幸福更加具體。在他看來,健康是幸福,堅持鍛煉能帶來幸福,學會感恩讓人收獲幸福,和家人、親朋相處更是幸福的重要來源。
2013年7月,美國喬治·梅森大學臨床心理學家托德·卡什丹博士直接提出了一個“幸福感計算公式”,即幸福取決于6大要素:活在當下、有好奇心、做喜歡的事、把他人的利益放在首位、良好的人際關系和身體健康。
相 比較金錢等外在因素,婚姻家庭給人們帶來的幸福感,一直受到各國學者的認可。德國社會經濟學家調查發現,人通常在結婚后變得更幸福快樂。在打算結婚的兩三 年前,人們就會覺得比以前更幸福。英國諾丁漢大學社會與社會規則教授斯蒂芬·約瑟夫認為,“當家庭關系滿足了人們的歸屬感,我們就會感到自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