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因抽脂感染去世:這種變美的“死亡陷阱”,毀了多少愛美人士
近日,杭州一位女網紅因抽脂填充手術感染去世的事件,因此眾多人的關注。
事件起因,這位杭州女性在5月初獨自前往杭州一家美容醫院進行抽脂手術,術后卻發現自己一直出現疼痛,送去醫院時已發現多器官衰竭、皮膚大面積潰爛,隨時都有性命之憂。
而隨后這位女性的病情逐漸加重,最終7月13日因全身感染造成多器官衰竭,搶救無效不幸離世。
(死者生前的照片,圖據其微博)
好端端做個抽脂,咋就引發那么大悲劇呢?
如今很多愛美女性都會采取一些微整容形式,來獲取自己想要的外貌,而抽脂填充手術便是其中之一。
抽脂填充手術主要有2個致命風險---一是脂肪栓塞,二是麻醉意外。
由于抽脂過程中,吸脂管會不斷來回進出,容易觸碰到血管,油脂就有可能進入血管,進而發生脂肪栓塞的風險。
另外,由于抽脂填充手術需要全麻,麻醉意外可能會引發患者手術中呼吸心臟驟停,又或者叫不醒成為植物人。
如果吸脂手術過長,吸脂量過大,就會引發電解質紊亂、中毒性休克、失血性休克以及吸脂、或者注入部位大出血等情況,這些都屬于技術性醫療事故。
(小冉的手術護理記錄單/圖片據其微博)
抽脂手術,真的能減肥嗎?
要說當前火爆的醫美手術,抽脂便是其中之一,經常都能看到各種醫美機構都推出各種抽脂手術。
抽脂手術的風險確實很大,據美國統計數據顯示,抽脂手術死亡風險大約在1/40000,遠遠大于多數我們熟悉的手術操作。
然而抽脂手術并無法達到“塑形變美”的目的,可能會引發脂肪去除不均勻導致輪廓不規則,又或者可能出現吸脂過程中穿刺而帶來皮膚下方損傷,導致出現皮膚斑點疤痕。
當然,更麻煩的還是帶來死亡的嚴重并發癥。
然而,抽脂并不能減肥,雖說它可能夠帶來短時間的體重個數字下降,但這種效果并不持久,若不改變生活習慣,依然還會胖回來。
不僅如此,更重要的是抽脂一般抽的是外周脂肪,內臟脂肪依然還是沒有任何改變,對于健康的意義很有限。
比起抽脂,這些減肥更有效
要想改變內臟脂肪,依然還需要遵“攝入熱量<消耗熱量”,因此在減肥過程,還需要做好這3件事:
第一、運動減肥
運動是減肥的有效方法之一,它不僅能達到減肥的目的,還能降低反彈的可能性。制定出一個運動計劃,比如游泳、慢跑、快走等,監督自己按時完成。
第二、食量控制
對于飲食這一方面,建議三餐都要吃,只是在選擇食物時,要結合所攝入食物的卡路里來做決定。
同時,也建議不要節食減肥,因為這會影響人體的新陳代謝功能,反而可能不利于減肥。
第三、控制淀粉的攝入
淀粉是一種由葡萄糖分子聚合成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淀粉攝入過多會導致人體發胖,因此,要減少對淀粉的攝入。
但這并不意味著不攝入,因為淀粉能夠維持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保證人體的系統正常運動,如果長期不攝入則會出現頭昏、營養不良、酸中毒等癥狀。
減肥,其實是一場馬拉松
減肥并不等于減體重,它是一個長期的且充滿困難的過程,要長期堅持。
1、耐心與堅持
減肥切忌出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現象,一旦決心減肥,就要長期堅持下去,持之以恒。
2、循序漸進
減肥也不能急于求成。用一句俗話來說,“不能一口吃個大胖子”。
凡事都有一個過程,在這一期間,每天的運動量可以在前一天的基礎上增加一點,飲食可以據情況予以調整,一步一步地走踏實才能保證減肥的持久性。
3、保持樂觀,穩定情緒
暴躁、憂郁、憤怒等不良的情緒也會影響減肥的效果,所以千萬別過于著急,減肥過程中體重反彈升降都是正常。
“美”背后的代價,又有誰能意識?
此次悲劇的發生,不僅是一次醫療事故,更是揭穿了國內醫美行業的野蠻生長。
大大小小的醫療美容機構,盡管以宣傳靚麗,服務親切等形象吸引了消費者,但這背后又存在了多少的安全隱患和盲區呢?
然而正在你懂了想抽脂的想法,是否思考一下:我一定真的要拿自己身體做實驗嗎?
每個人都有追求變美的權利,但做決定之前,咱們是否要思考這個“美”對自己產生多少價值?
需要用自己健康和生命作為賭注,來追求被裹挾、被錯誤定義的審美嗎?
,太初小說,歐詩漫眼霜,四叔txt http://www.cityruyi.com/lm-2/lm-2/3510.html- 標簽:,東京娃娃小禍水,神印王座下載,神秘殘王的寵妃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
-
網紅因抽脂感染去世:這種變美的“死亡陷阱”,毀了多少愛美人士
近日,杭州一位女網紅因抽脂填充手術感染去世的事件,因此眾多人的關注。 事件起因,這位杭州女性在5月初獨自前往杭州一家美容醫院進…
-
奉勸年輕人,遠離引發心臟猝死的5大行為,別給心臟添麻煩!
心臟猝死,指的是由于心臟疾病引起的一種急驟死亡現象。一旦發病,會導致患者的心臟在短時間內停止跳動,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命。 心臟…
- 肺不干凈的人,身體會有四個表現,若你全占,盡快去醫院做CT檢查
- 尿酸高的人,牢記3種“水”別喝,否則痛風會隨時“拜訪”
- 為何“腎衰竭”越來越多?忠告:5件事或是“加速器”,早改早好
- 婆婆也能成為育兒達人?這樣做就對了...
- 面對“可怕的兩歲”,家長這樣做就對了,其實一點都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