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站樁:排濁通絡,提升元氣,讓身體吐故納新
春天,是一個推陳出新的季節,也是祛病強身、通絡排毒的最佳時機!
養生應順應天時,趁萬物生發之勢,把積累在體內一冬的寒邪排出,濁氣趕走,就能為新一年的生長打好基礎。
春宜養陽,除了適度運動,理順情緒,還可以 借助站樁這類「內功」幫助身體疏通經絡,吐故納新,讓我們更健康,少生病!
一 、我們為什么要站樁
生命能量賴以存在的「氣」,主要是指人體的陽氣。人體精血津液的生成,皆由陽氣所化 ... 陽氣不足的人,身體就缺少了「戰斗力」,對外界不良侵襲會特別敏感,也很難把「不良分子」趕走。
所以,只有固護陽氣,才能百病不生,也只有陽氣旺盛,人體的自我康復能力才能正常發揮,醫藥才有用武之地。很多人的疾病久治不愈并非醫藥無用,是因為他們自身的陽氣沒有激發出來 。
站樁,能全面提升人的陽氣,是最簡單有效的養生之道。
站樁的意義在于像「樹樁」那樣靜止穩定不動,整個人像樹一樣立于天地之間,是一種在「靜中求動」的養練方法, 在不動中修煉內臟氣息的調動,通過增強「內氣」的方法來疏通經絡,增強陽氣生發能力。
當站樁達到一定程度后,呼吸會逐漸變得柔緩綿長,隨著時間的積累,體內經絡的通暢性會不斷增強, 被耗散掉的元氣,會逐漸變得飽滿充實。
對于普通人來說,每天堅持站樁30分鐘,可有效的消減疲勞,清理緊張情緒,站樁40分鐘至1小時,能達到培補陽氣,存精蓄力,祛病強身的養生功效。
身體虛弱,思慮過重,失眠抑郁,常感到精力不足的人,每天抽出時間去站站樁,收回散亂的心神,過濾掉雜念,身體也會一天天強健起來
二、初學站樁怎樣入手
松、靜、自然,是初學站樁的三個要點。每個門派的樁功方法都略有不同,姿勢也并非只有一種,這里給大家介紹的是一種最基本的站樁補氣法,在練習站樁前,應排空大小便,而且飯前、飯后一小時不宜練習。
1.腳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腳平行或呈內“八字”形站立,兩腳站得不能太寬,腳跟比肩稍寬一些,腳尖和肩寬度差不多。
2.膝
膝蓋微屈,膝蓋不能過足尖,大腿根部空虛,呈似坐非坐的狀態。
站樁的八大要領圖解
3.手
兩臂環抱于胸前,掌心相對胸部,雙手十指相對,手指自然舒張,兩腋想像夾著一個氣球,既不能用力過大也不能不用力,手的位置開始時可以放低一點,以后再慢慢上升,但兩手高不過肩,低不過臍。
4.頭
頭要正,百會上領(想像頭頂似有一線把頭部懸吊起),下頦微收。口微微閉,舌抵上腭,神情平靜。目光平視,自然呼吸,全身放松。使周身上下氣機平衡、和暢。
5.肩
肩部放松,不能繃緊,不能端肩膀。肩膀要很自然地耷拉著,往下松。這時鎖骨、胸部有點沉,所以肩下松時還要往兩側外撐。有的人站樁時間一長就身上流汗,兩手冰涼,原因就是肩肘沒放松,氣運行受阻。因此,在練習站樁前要把肩膀抖摟抖摟,放松地前后轉一轉。
6.身體
上身挺直,不能塌腰翹臀。胸部微含,把背拉直。胯部往前翻,屁股微微往下坐(想像屁股后面有虛空的椅子,只做到椅子前沿的1/3),如果做到以上兩點,腹部會自然放松微回收。
會陰上提,尾閭下垂指向地面。會陰往上提,氣就能往上升,配合著百會上領,這樣上下氣機連成了整體,氣機平衡,內蘊充足,才能顯現出“站如松”的挺拔英俊、內氣渾厚的姿態。
體內氣機充足、通暢了,身形自己會往下矮。下矮時膝蓋不能過腳尖,這樣站樁既出功夫又長力氣。但是一定要注意尾閭下垂,否則體內的氣只上不下,氣機上涌,失去平衡會導致血壓升高。
以上,就是達到了基本的動作標準了, 站樁初期,最好能對著鏡子檢查姿勢是否正確,有助于發現問題,如果出現不良反應,一定不可勉強「硬撐」。
確保站樁姿勢正確到位尤為關鍵,要知道錯誤的姿勢就像勒樹干的鐵絲,鐵絲會使樹皮中的「經脈」受阻,養分不能順暢輸送而形成樹瘤,這個道理用在人體上同樣如此。
為什么在站樁時一再強調肌肉做到「松而不懈、緊而不僵」,還有「沉肩墜肘、含胸拔背」的要求也不是隨便說說的... 這其中都關系著經脈的狀態,錯誤的姿勢把經脈給扭曲了,氣血就不能正常運行,時間一長,害處就顯出來了。
所以, 初學站樁時,最好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勤加練習,細心體悟,少走彎路,也能更好幫助自己找到站樁的樂趣所在!
三、初學站樁會出現的一些常見癥狀
站樁養生是經多代人實踐總結出來,非常簡單有效的養生方法,根據不同人的身體狀況見效時間和程度會各不一樣,但只要按要領堅持站,很少沒有效果的。以下和大家分享一下初學者會出現的幾種非常明顯表現:
1.酸痛和沉重感
這幾乎是每個站樁人都有的外在表現,那是 因為肌肉不松馳,經絡和氣血部分不通暢造成的,關注微信公眾號打坐站樁,對站樁框架不得要領,還不適應,堅持一會兒就會出現酸痛和沉重感,感覺胳膊有千斤重,比干活都累。
2.先出大汗再微汗
雖然一個小小的站樁,又不負重,但站一會兒有的人大冬天還大汗淋漓,并且這汗臭氣熏天,身體嚴重虛的表現,等過一這階段,大汗會變成出微汗,會好很多。
3.上打嗝,中打咕嚕,下放屁
是身體氣道通暢的表現,清氣上升(打嗝),濁氣下降(放屁),如果有胃病的人,打嗝會非常明顯,打嗝會使吃的食物下降,胃會很舒服。
4.唾液增多,不停吐痰
新手只要站一會,唾液分泌會很多,尤其長年吃藥的病人嘴苦嘴干會緩解,有咽炎和喉嚨不舒服者會不停吐痰,達到 自動化痰的目的。
5.身體某部位出現抖或顫
身體經絡比較敏感的人會出現某個部位不停的抖顫,這是正在 打通經絡氣血的表現,“百練不如一站,百站不如一抖”,這是最有效果的反應。
6.蟻走感
氣血像一只螞蟻爬一樣,沿著經絡緩緩而進,會清晰感覺它的路線,哪里通哪里不通一清而楚。
7.木麻熱脹涼癢
這都是 氣血在聚集或正在打通的外在表現,中醫講“氣是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木是氣血都不通,脹是氣血在聚集,麻是氣通血不通,癢是氣血正在通,熱是氣血已通,涼是排除體內寒氣。
8.身體不平衡感
身體神經系統或身體某部位的自我調節,調節完善自動消失。
9.睡覺深沉
有失眠者睡覺會明顯好轉,但會有反復,睡覺淺而易驚醒會明顯好轉
10.頭腦清醒,精神充沛
閉上養神”,通過站樁對這一成語會有更深刻體會,心神歸位,頭腦昏沉明顯改善。
以上只是初學者常見的一種外在表現,因人身體狀況等各種因素不一樣,所以不能一概而論,因人而異,不可完全照搬。
,復仇圣契,大清官之水煮昏君,電競世界 http://www.cityruyi.com/lm-1/lm-2/487.html- 標簽:,天魔神譚txt下載,祁連山股吧,文件服務器硬件配置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
-
春季站樁:排濁通絡,提升元氣,讓身體吐故納新
春天,是一個推陳出新的季節,也是祛病強身、通絡排毒的最佳時機! 養生應順應天時,趁萬物生發之勢,把積累在體內一冬的寒邪排出,濁氣趕走,…
-
多喝水并非“好處多” 解析喝水3大誤區
都說“水乃生命之源”,喝水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多喝水是否就一定對身體好呢?喝水是日常生活里再簡單不過的一件事,可是怎…
- 春季養生常識:粗糧可增強免疫力
- 為什么惡劣天氣不能練氣功?
- 節后養肝最重要 睡眠修復肝功能
- 女性不愿老太快,要學會吃三種食物,美容減肥,滋潤肌膚,試試看
- 女性愛美,常吃的食物,滋潤活血,排毒養顏,預防子宮早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