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后每天走1萬步,身體會怎樣?堅持走了18年的專家告訴你答案
幾十年前,人們的出行方式很簡單,近點的地方靠步行,遠點的地方坐火車、大巴,平時不怎么出遠門,所以步行的時間很多,因此那個年代的人身體健康指數很高,很少有三高等疾病。現在生活水平好了,人們也變得懶得,能騎電動車絕對不走路,能開車絕對不騎車,每天運動量不足1小時,慢慢的身體也會出現問題。
其實大家也應該發現了,科技進步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很多健康問題,若是還保持原先的生活方式,身體很難健康。我國著名心血管疾病專家胡大一教授就是步行的受益人之一,他常說正是因為堅持行走18年才獲得心臟和關節健康。
50歲以后每天走1萬步有哪些改變?
一、關節不痛了
在人們的觀念中常認為走路多不好,會損傷膝關節,胡大一教授剛開始時也是這么認為的,但是為了身體健康還是決定試一試。起初他的膝關節走路時明顯有痛感,右腳后跟也疼,于是便從慢速走開始進行,接著變成中速和快速,堅持了一段時間后發現關節疼痛減輕了。
關節沒有大家想的那么簡單,它不是隨便幾塊骨頭構成的,還有肌肉和韌帶,在堅持不懈的步行中肌肉和韌帶得到強化鍛煉,不僅沒有加重疼痛,反而變得更結實。
二、脂肪肝走沒了
認識胡大一教授的人應該都知道他本人屬于肥胖身材,身高178厘米,體重高達93公斤,每次走路、說話都氣喘吁吁,額頭上冒著汗。走路不僅讓關節不痛了,還給了意外驚喜,脂肪肝改善了。
步行屬于有氧運動,尤其是大步、快步走,可以加速脂肪消耗,當身體內的脂肪含量下降了,肝臟也會往好的方向發展。建議每次快走30至60分鐘,每周進行五次效果更好。
三、血脂和血糖控制住了
胡大一教授的父親有糖尿病,雙親有高血壓,他本人血脂和血糖也在偏高范圍。他意識到如果自己再不改變,最后可能也會發展成糖尿病。值得高興的是,經過18年堅持不懈的不行,他的血脂和血壓一直保持在理想水平。
步行可以提高血液循環速度,加快代謝能力,讓體內的毒素更快排出體外,減輕血管壓力,同時還可以保持血管彈性,血液暢通,自然也就讓血壓和血脂達到正常水平。
為什么有的人通過萬步走獲得了健康,有的人身體反而變差了呢?
一、過度運動,不適合自身狀況
關于運動,有的人認為越多越好,想一口吃成個胖子,這樣當然會有相反結果。運動一定要根據自身狀況來,身體好就多走一些,身體弱就慢慢來,循序漸進,感覺累了就停下休息,不要勉強自己。
二、姿勢不當,走路左搖右晃
走路也要講究正確姿勢,有的人走路喜歡外八字,拖沓著走,有的人喜歡手插口袋晃晃悠悠的走,步態輕浮沒有正形,這樣走時間長了肯定會導致腳疼、習慣疼,還會影響鍛煉效果。
走路雖然簡單,但是走好了也能鍛煉身體,帶來一些好處,但是在走路時也要注意量力而行和姿勢問題,以免帶來相反效果。
SQL Error: select * from ck.***_ecms_news where classid=3 order by rand() desc limit 3 http://www.cityruyi.com/lm-1/lm-3/10289.html- 標簽:,我老婆是魔法少女,中國福犬,cs設備廠家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
-
50歲后每天走1萬步,身體會怎樣?堅持走了18年的專家告訴你答案
幾十年前,人們的出行方式很簡單,近點的地方靠步行,遠點的地方坐火車、大巴,平時不怎么出遠門,所以步行的時間很多,因此那個年代的人身體…
-
乙肝為什么會惡化成肝癌?醫生:很多人其實是敗在“3個字”上
乙肝雖然只是肝炎,但與普通的炎癥不同,它是病毒性的,可傳染,如果不積極治療,有很大的可能會發展成肝癌。關于乙肝相關的知識點,前面我們…
- 得了糖尿病,就不能吃碳水化合物了?醫生辟謠:1類碳水可多吃
- 醫生:不吃藥,4種自然降低甘油三酯的方法,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
- 心梗有信號,來臨前,身體會不止一次的發出提醒,可惜很多人忽視
- 癌癥到了晚期,還能活多久?醫生:4種癌到了晚期也有希望治愈
- 骨科專家建議:50歲后,養骨不能只喝牛奶,3種營養該補就得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