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尷尬”的5種早餐,出了本地“混”不下去
最近有位韓國大叔的美食節目很火,他帶著節目組走南闖北,嘗遍各地的街頭美食。他還不僅僅是吃,更樂于宣傳當地的食文化,給大家介紹他所吃的美食是如何制作、有著怎樣的傳說故事、在當地有這樣的地位。最新一期的節目,這位韓國大叔來到了湖北武漢,把他吃得那叫一個樂啊!他在節目中就介紹了武漢簡直就是早餐天國,還說明了武漢的“過早”文化。各式各樣的早餐吃不停,讓這位韓國大叔直呼,明年還得來!
我們大中華的早餐文化,可真不止清粥小菜、豆漿油條那么簡單。早餐要吃好,這句話被老百姓們實踐得非常好。大江南北、五湖四海的各個城市里,藏著不少被大家惦記著的家鄉早餐美食。但因為南北差異大,吾之蜜糖彼之砒霜的現象也不可避免,這也讓不少早餐美食變得十分尷尬。中國最“尷尬”的5種早餐,出了本地“混”不下去,北京就占了仨。
第一種,豆汁兒。
豆汁兒這玩意可是老北京們的典型早餐,早上不來一碗,一天都不舒暢。老北京們這么愛喝,但外地人卻未必接受得了。很多南方人都會以為豆汁兒跟豆漿差不多,其實這兩樣東西雖然都是由豆而來,味道口感卻相差甚遠。豆汁兒完全沒有豆漿的清新香醇,接受不了的人,會認為豆汁兒喝進嘴里的味道猶如在菜場魚攤逗留般腥臭。美食君是沒有勇氣嘗試的,你們有喝過嗎?
第二種,面茶。
這也是老北京們的早餐心頭好,但在很多人眼里,看著就沒食欲了。面茶大概就是用黃米、小米面加水熬成的糊糊,本身其實沒什么味道,全靠自己加調料來調味道。據說面茶不是用筷子、勺子來喝的,直接上嘴,沿著碗邊轉著圈吸溜著喝。很多人覺得這種吃相、聲音都太不雅了,除了北京就很難接受這種吃早餐的景象。美食君覺得倒還好,別的國家吃拉面還覺得越大聲越是贊美呢。
第三種,炒肝。
說是炒肝,這菜哪兒有一點是炒出來的樣子,感覺和鹵煮差不多。豬肝混著豬腸在濃湯里燉煮,撒上很厚的蒜醬蔥花,還要用淀粉勾芡,出鍋前還得撒上蒜蓉,這口味重的,可想而知。炒肝配上豬肉大蔥包子,是老北京的最愛,吃完這頓早飯,肯定得回味無窮了。
第四種,螺螄粉。
北方有豆汁兒,南方有螺螄粉。要說豆汁兒難聞難喝,那螺螄粉的味道絕對贏了。關于螺螄粉還有這么個段子,有個兒子想吃螺螄粉,媽媽這么喝他說:你要是敢在家里吃,我就跟你斷絕母子關系。螺螄粉好吃是好吃,但那股味道實在太難讓人接受了,自己一個人吃還好,要是在辦公室、房間里吃,那個味道好幾天才能散,自己是吃爽了,但讓別人怎么活。
第五種,腸粉。
腸粉是廣東最常見的街邊早餐,在南方城市很有市場,但一到北方就會被覺得太文氣,混不下去。腸粉制作需要米漿現磨現用,沒法大規模地制作。像北方這種餃子都是論斤吃的豪爽之地,腸粉怎么會有立身之地呢。
你去外地吃早餐,都碰到過什么樣的尷尬事呢?
,iris在線觀看,西安裝修公司,別具匠心的意思 http://www.cityruyi.com/lm-2/lm-1/7042.html- 標簽:,嘉年華1.5,thl t3,大地主的小日子txt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
-
中國最“尷尬”的5種早餐,出了本地“混”不下去
最近有位韓國大叔的美食節目很火,他帶著節目組走南闖北,嘗遍各地的街頭美食。他還不僅僅是吃,更樂于宣傳當地的食文化,給大家介紹他所…
-
大胃王吃80塊“蛋糕”, 用手掰開后穿幫了,網友:真會騙人
其實在吃播上面,我們經常都會看見很多能吃的人,像大胃王就是一種,他們平時一頓下來可以抵我們好幾頓,所以很多人都對他們很好奇,覺得他…
- 冬天,多給孩子吃這菜,等于“護眼菜”,改善視力,不懂吃太可惜
- 糯米不要包粽子,加一盤黃豆,出鍋比肉還香,上桌一掃光,真香!
- 泡面創始人將方便面當飯吃,看到其活的歲數后,網友:被騙多年!
- 立秋后,多給孩子做這湯,清熱潤肺營養足,補腦益智猛長個
- 在海邊上萬元1斤的海鮮,漁民看到也不撿,并不是傻,只是撿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