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家務要不要給他物質獎勵?其實這樣做,比物質獎勵更好!
孩子做家務,家長應不應該給予物質獎勵?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
我曾看到這樣一個案例:
女孩是家里的小公主,無論讓她彈鋼琴、寫作業還是做家務都很費勁。于是媽媽就想到用金錢獎勵來鼓勵她。認真練琴、考試優秀、做家務都會給錢。開始的時候孩子還挺乖,但是慢慢發現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要問一句:“我干這個能拿多少錢?”讓媽媽后悔不已。
這也是很多家長不愿意給孩子物質獎勵的原因所在。
其實,物質獎勵只是輔助條件,關鍵要看父母如何引導孩子,讓孩子從內心產生驅動力。
01做家務賺錢,培養孩子金錢觀的好時機
當孩子提出做家務賺錢的要求時,說明孩子開始萌生了金錢觀。
對于現代鮮有機會摸到錢的孩子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行走于世間,沒有動力,成年人都很難前行,何況孩子。
原則是,自己的事自己做是不用獎勵的,但是用自己的技能和特長為家人帶去幫助和價值,那就值得被獎勵。
我在知乎上看到一位媽媽的作法就很贊。
幼兒園大班的孩子看到同學做家務賺玩具賺錢,回到家也問媽媽,自己能不能做家務賺錢?
媽媽開始也覺得做家務不是孩子應該做的事情嗎,不應該給錢吧?但轉念一想,孩子無非是想賺點錢買玩具,又不是伸手就問家長要,為什么不支持她呢?
她鼓勵孩子自己想,自己的客戶是誰,自己能為TA帶去什么幫助和價值?
孩子說折被子,收拾房間。被媽媽否定了,因為那都是她自己的事情,本應由她自己做。
孩子說拖地。也被媽媽否定了,因為家里有保潔阿姨,不需要再請一個沒有保潔阿姨水平高的人再拖一次。
孩子那段時間一直在觀察和琢磨自己能做啥賺錢,終于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教弟弟學英語。
得到了媽媽的認可,因為弟弟正值語言啟蒙期,而她又有一定的英語基礎。
她馬上開始行動,把弟弟拉過來開始學習。但是弟弟太小,很難集中注意力學習,她氣得大哭起來,找媽媽訴苦。
媽媽開導她說,你想想我送你去培訓班,培訓班的老師是怎樣吸引你去學習的?
她一點即通,馬上拿出自己心愛的玩具,承諾弟弟學會這一句就借給他玩。幾經周折,弟弟終于學會了一句,她也只能依依不舍地信守承諾。
在這個過程中,女兒學會了挖掘自己的特長去發揮價值,更懂得了賺錢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相信她賺到錢以后,也會更加珍惜。
錢不是只有銅臭味,還有未來和幸福。
在做家務賺錢的同時,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何樂而不為呢?
02游戲獎勵,也可以讓孩子擁有開掛的人生
孩子做家務,用恰當的方式給予鼓勵是值得提倡的。這個獎勵除了金錢、玩具,也可以是其他任何孩子感興趣的東西,能夠給他帶去正向動力的事情。
比如去向往已久的地方旅游,或者買一個心儀許久的超酷書桌,亦或是玩游戲……
很多家長會談游戲色變,但是身處網絡時代,不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是不現實的。
游戲,小玩怡情,大玩傷身。
今年對優秀高考生的報道中,就不乏愛玩游戲的學霸。這也說明了游戲本身并不是一件壞東西,而要看如何去玩。
既然一定要接觸,那我們就要正面去面對。孩子喜歡玩游戲,并通過自己的勞動和技能去換取,當然可以。但是,游戲的選擇以及玩游戲的度就顯得尤為重要。
游戲的選擇:要考慮益智類,需要孩子動腦筋以及需要謀劃策略的游戲。這樣可以達到讓孩子在玩中學的效果。
玩游戲的度:家長一定要給孩子設定合理的游戲時間,并提前約定好,到了時間就必須退出。這能讓孩子養成適可而止的習慣。當孩子以后脫離了父母的監管,也不會沉溺其中。
游戲是把雙刃劍,何不早點讓孩子具有掌控它的能力?
2020年底,一位12歲的男孩,在騰訊高校游戲創意制作大賽上一鳴驚人。他和團隊聯合開發的游戲《環保特工》一舉奪得了賽羅布樂思賽區銀獎。
從愛玩游戲到游戲開發者,多么完美的過渡。
而這位小主人公的完美表現功在其父母。當父母發現他愛玩游戲時,并沒有立刻阻止,而是用科學的方法加以引導,讓他走上了編程之路。
從孩子愛玩的點去挖掘孩子的興趣特長,并正確引導,相信每個孩子都會閃閃發光。
03養成好習慣,孵化內驅力
說了金錢獎勵,游戲獎勵,無非是想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以及擁有面對未來的能力和勇氣。
培根在《習慣論》中說:“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可見好習慣對人的一生有著重要影響。
行為心理學的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復行為會形成習慣。
父母可以依據這個規律,用恰當的方式不斷鼓勵孩子,讓孩子將勞動的行為堅持下來,成為一種習慣。
當勞動的行為成為習慣,孩子在心底就會認可勞動這件事,認可家務勞動是自己的責任,自己的價值。
在堅持勞動的過程中也能夠培養孩子的意志力。
就比如說擦玻璃這件事,擦著擦著,手就酸了,還有半塊玻璃沒擦。這個時候怎么辦?放棄還是堅持?孩子的心里一定會有掙扎,而父母的獎勵是孩子很大的動力,責任心也會驅使孩子繼續行動。當孩子挺過勞累,堅持完成任務的時候,相信他會有滿滿的成就感和喜悅感。
這樣的過程不斷重復,責任心就會逐漸內化,意志力也會悄然鞏固孩子的心房。相信不用再給物質獎勵,孩子也會自愿自動地去勞動了。
意志力與責任心相輔相成,能夠幫助孩子夯實堅強的心理素質。
在遇到的困難的時候,更有毅力去克服;在遇到挫折的時候,更有勇氣去面對。
用恰當的方式對孩子做家務的行為給予獎勵,讓孩子養成好習慣,產生內驅力。
在孩子感興趣的獎勵中發掘孩子的潛力并科學地引導,讓孩子成為有一技之長的小能手。
好習慣、內驅力加一技之長,助孩子的人生之路更加順遂。
,2016年3月里番下載,重大教務,宏基電腦維修 http://www.cityruyi.com/lm-2/lm-1/1592.html- 標簽:,靈異咒,印度電影月亮河,瑞典skf軸承skfing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
-
孩子做家務要不要給他物質獎勵?其實這樣做,比物質獎勵更好!
孩子做家務,家長應不應該給予物質獎勵?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 我曾看到這樣一個案例: 女孩是家里的小公主,無論讓她彈鋼琴…
-
指甲出現“豎線”說明了什么?是此物“暗號”,還傻傻不清楚
大家好,我是中醫林醫師,養生不分年齡,生活當中的知識就可以幫助我們完成養生,歡樂是長壽的妙藥,勤奮是健康的靈丹,運動是健康的投資,長壽…
- 蒲公英是乳腺增生的“克星”,如果“這樣”喝,反而會起反作用
- 女人常吃以下“2白1紅”,體重變輕,皮膚也變白了,早知早受益
- 飯后喝酸奶,是“減肥”還是“增重”?大多數人還在“犯錯”!
- 番茄與此物是“天仙配”,堅持一段時間,輕松甩開“小肚腩”
- 女人不想變成“大媽”,常吃4種“食物”,色斑淡化,體重也變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