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艾滋病,國人總是“談之色變”?這個害怕的理由,值得反思
若你要被問---你害怕艾滋病嗎?
我想大部分人都會回答---害怕!
的確,每個人都害怕艾滋病,畢竟艾滋病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疾病,是由于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而造成的。
但還有一個“害怕”的理由,值得反思----“得了艾滋病會被歧視”。
為何一談到艾滋病,就如此敏感呢?
自古以來,艾滋病患者都被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簽,什么“基佬”、“嫖客”、“吸毒”、“商業性行為”等,近年來還會涉及到黑人、越南新娘等標簽。
為何會有這些標簽呢?
一方面是這些群體中的患病率的確是相對較高;另一方面則是有些媒體為了博眼球而過多關注。
而事實上,涉及到公用針具、或者不戴安全套等高危性行為,才有可能傳播艾滋病。
遺憾的是,由于艾滋病有很強的傳染性,再加上艾滋病大多通過性接觸傳播,因此艾滋病患者在社會上多受到排斥與歧視,甚至就連與患者同桌吃飯也不愿意,生怕自己被感染艾滋。
與艾滋病患者吃飯會被感染嗎?
艾滋病的傳播方式包括性接觸傳播、血液傳播、母嬰傳播,病毒不會通過消化道傳染,因此與艾滋病患者一同吃飯是不會感染艾滋病病毒的。
除了一起吃飯,與患者握手、擁抱、在同一辦公室上班都不會受到感染的威脅。
對于艾滋病,我們還存在哪些知識的盲點?
艾滋病的高危因素和預防措施
目前艾滋病主要是通過性接觸進行傳播,尤其是無保護性行為或是擁有多個性伴侶,可增加艾滋病的發病風險。
因此,想要預防艾滋病傳染,首先要做到潔身自好,遵守性道德,在性生活過程中應使用安全套。
除了性傳播,血液傳播、母嬰傳播也是常見的傳播途徑。
另外,與他人共用注射器吸毒可感染艾滋病,因此,咱們更需要遠離毒品,避免到非正規醫療機構紋身、拔牙等。
對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產婦,應及時干預,降低胎兒感染的風險。
發生高危行為該怎么辦?
發生高危性行為,應在72小時內服用艾滋病阻斷藥物,可以防止艾滋病病毒擴散,預防疾病的發生。
該藥物越快服用效果越好,應連續服用28天,如果確定對方是否為艾滋病病毒攜帶者,可以在少量服用阻斷藥的同時進行檢查,一旦確實,要加大藥量連續服用。
感染艾滋病又有何癥狀?
大多數患者在感染艾滋病之后不會有特別明顯的癥狀,也有少數患者可出現乏力、發熱、咽喉疼痛、皮疹、淋結腫大等癥狀,有類似癥狀的要及時到醫院檢查。
艾滋病窗口期在2~6周左右,在此期間一般檢查不到病毒,出現癥狀后若是沒有查出艾滋病病毒也不能放松警惕,可在窗口期過后再進行檢查。
艾滋病患者能否要孩子?
從醫學的角度上來說,艾滋病患者是可以懷孕的,但由于艾滋病病毒可通過胎盤以及產道進行傳播,因此懷孕期間應做好抗病毒治療,采取措施進行母嬰阻斷。
此外,艾滋病患者也不能母乳喂養,應給寶寶喝配方奶粉。
艾滋病一定會死亡嗎?
得了艾滋病不一定會死亡。
雖然艾滋病目前不能完全治愈,但在感染艾滋病病毒之后,如果能積極進行抗病毒治療,可以維持患者的免疫功能,延長患者的生存期。
但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治療,艾滋病病毒會不斷破壞免疫系統,患者的生存期一般不超過2年。
病毒不可怕,可怕的是對病毒的無知
事實上,從專業醫學角度分析,艾滋病也僅僅只是眾多普通感染性疾病中的一種。
艾滋病患者也需要我們去理解和關心,唯有我們對疾病有著科學的認知,我想“向零艾滋邁進”的那一天,終究會在不遠的將來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P Aggreton,A Malcolm,K Wood.《與艾滋病毒有關的恥辱、歧視和侵犯人權:成功項目的關愛學生》,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2005年
bi
,葦間風,吾妻天下第一,曖昧殺手txt下載 http://www.cityruyi.com/lm-2/lm-2/17962.html- 標簽:,黃河古事,異世之光腦神官,瓶邪廣播劇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
-
提到艾滋病,國人總是“談之色變”?這個害怕的理由,值得反思
若你要被問---你害怕艾滋病嗎? 我想大部分人都會回答---害怕! 的確,每個人都害怕艾滋病,畢竟艾滋病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疾病,是…
-
孩子總和你對著干?他的“叛逆”背后,其實藏著你不知道的心酸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簡·尼爾森曾說:成年人也會和孩子一樣,出現缺乏知識、意識和技能,受“原始腦”操縱的不良行為。 那么,當孩…
- 別再忽視兒童糖尿病?兒童出現5個不適,家長當心孩子血糖不穩
- 世界艾滋病日丨全國每4分鐘就有1人感染?預防艾滋病,做好2件事
- 只喝飲料不喝水,小伙成了“石頭人”?避免痛風折磨,做好這些事
- 用老鼠油給孩子治燙傷進ICU,這些奪命偏方,你可能也給孩子用過
- 母乳喂養的6大誤區,你“踩雷”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