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愛眼日:預防近視問題,除了做好4件事,這件事更得做到位
每年6月6日是“全國愛眼日”。
之所以設定這個節日,最主要的目的是喚醒社會大眾對眼睛健康的重要性,從而宣傳兒童青少年近視、老年白內障、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防治知識。
早在2020年8月27日,教育部就公布了對9個省份14532名中小學學生近視率作出了調查結果:
比起2019年年底,短短半年時間內近視率卻足足增加了11.7%,其中小學生的近視率增加了15.2%,初中學生增加了8.2%,以及高中學生增加了3.8%。
這也意味著:我國青少年近視率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問題。
近視,一旦發生就不可逆轉
與很多疾病不同,一旦出現了近視,基本上很難進行根治,對比矯正和治療,預防才是關鍵所在。
雖說少數近視是不可改變的遺傳因素,但大多數近視都是后天因素所造成的。
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改變一些不良用眼習慣:
第一,控制用眼距離
對于工作繁忙或學業壓力較大的人群而言,可能經常會在伏案過程中長時間近距離用眼,這對于預防近視以及遏制近視度數快速增長都是非常不利的。
為了雙眼健康著想,在平時的用眼過程中,建議近視患者一定要注意合理控制用眼距離。
否則隨著時間流逝,是很容易因頻繁近距離用眼而導致近視問題愈演愈烈的。
第二,佩戴度數適宜的近視眼鏡
眾所周知為了清晰視物,近視患者是需要及時佩戴近視眼鏡的。
而在此過程中,近視患者務必要結合個人實際情況配制合適的近視眼鏡,即左、右眼鏡片務必要分別匹配實際的左、右眼視力需求,即鏡片度數既不可過高也不可過低,否則都是有可能因配鏡不當而導致近視度數大幅增長的。
此外,在平時生活中,部分朋友可能聽說過不戴眼鏡可以治愈近視的不良說法,這種錯誤觀點其實是非常不可信的。
真性近視一旦形成便是不可逆轉的,而如果為了所謂的治愈近視或提升個人形象選擇長時間不佩戴眼鏡的話,是很容易因視物不清而造成生活不便的,且很可能會因此而養成瞇眼惡習,這對于眼球保護反而是更加不利的。
第三,避免眼疲勞
很多人不知道的事,眼疲勞也是引發或加重近視問題的最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對于近視患者來說,若想最大限度地避免近視度數快速上漲,就一定要注意適度用眼。
通常情況下,在高強度用眼時,最好是每隔40分鐘就及時放松一下雙眼。且條件允許的話,最好能每隔2小時就適當做一會兒眼保健操。
第四,少盯電子屏幕
過度沉迷電子產品是導致近視度數大幅增長的最關鍵高危因素之一。
為了雙眼健康著想,近視患者們一定要注意避免長時間久盯電子屏幕,尤其是切記不可經常在黑暗環境中躺著看手機,這對眼部健康所造成的損害一直是非常巨大且不可逆轉的。
戶外活動,更重要的是需要“戶外”
越來越多研究證實,兒童時期在戶外強光下活動時間的增加,可以大大降低患有近視的風險,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延緩近視的發展。
不過不少人習慣將“戶外活動”視作為“體育鍛煉”,但實際上戶外活動比較廣泛,并不僅僅在于體育鍛煉,室外散步、玩耍以及野餐,甚至是讀書等也算。
簡單而言,只要孩子不在屋內,而是在太陽底下,無論是做什么,都能夠大大降低近視發生的風險。
而預防近視最關鍵的一步,就是要多多增加戶外活動的時間。
但問題是,當我們回頭仰望,看著體育課肆意被侵占,節假日被五花八門補習班所占據,試問孩子們又從哪來才能獲取自己充足戶外活動時間呢?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
-
BMJ:健康生活方式可為無慢性病群體延壽10年!健康生活方式圖片
日近,一項前瞻性研討對這一話題停止了深化探究揭曉在《英國醫學雜志(BMJ)》上的
-
臨沂市召開新時代文明實踐暨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工作推進會2022年8月7日
、省文化辦有關集會肉體為貫徹落實省委宣揚部,代文化理論事情深化拓展新時,德安康糊口方法倡樹新時期美,日近,美德安康糊口方法事…
- 武寧縣開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月”宣傳活動(組圖)_健康生活方式圖片
- 健康生活方式圖片【健康生活】一圖讀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
- 健康生活方式填寫居家運動需求持續升溫智能健身正幫助更多人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 提升全民健康素養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生活方式填寫
- 胎停育后再孕需要注意的事項2022/8/6懷孕需要注意的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