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觀點】供需失衡之際,本土IC載板廠商如何乘勝追擊?
芯觀點──聚焦國內外產業大事件,匯聚中外名人專家觀點,剖析行業發展動態,帶你讀懂未來趨勢!
報道,長期以來,IC載板在芯片供應鏈中都不受重視,因為這項產品的毛利率相對較低,各大載板廠商不愿投資擴產。不過全球“芯片荒”蔓延之際,這一局面似乎有了扭轉。
缺貨漲價潮已經席卷了半導體產業各個環節,IC載板也未能幸免。究竟是哪些因素催生了該行業的眾多現象?景氣將持續至何時?本土廠商在浪潮下又將如何乘勝追擊?
圖源:路透社
行業眾相:供需失衡+積極擴產
IC載板也叫封裝基板,是IC封裝中用于連接芯片與PCB母板的材料。長期以來,由于毛利率相對較低,IC載板在半導體產業鏈中扮演著“冷門”的角色。不過隨著5G、AIoT、智能汽車等相關應用的加速落地,推動著晶圓制造技術的不斷精進,IC載板隨之“熱”了起來。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載板缺貨、漲價的消息便不絕入耳。中國臺灣地區的PCB及IC載板大廠欣興在7月末的法說會上表示,不論ABF還是CSP載板都需求強勁,客戶有多少買多少,ABF載板產能被客戶早早預訂,2025年前的產能多數都被預訂。同時并預警全球載板產業的供需緊張問題仍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高端載板2025-2026年可能仍供不應求。
中國大陸廠商方面,近日興森科技在接受機構調研時指出,IC載板業務供需兩旺,訂單已經排產至今年年底。公司2萬平方米/月產能除2月份受春節因素影響外,一直處于滿產狀態。
在載板供不應求之際,市場甚至傳出了英特爾、AMD、英偉達等廠商正尋求與ABF載板制造商達成長期協議,以確保到2025年甚至更長時間內供應充足。
至于載板缺貨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下游需求激增,PC、平板、數據中心等應用刺激了ABF 載板的需求,5G毫米波、eMMC則成為了BT載板的驅動力。
市調機構Prismark的數據顯示,2020年IC載板行業產值已突破百億美元大關,達到102億美元;到2025年,IC載板行業產值預計達到162億美元,2020-2025 CAGR 為9.7%,遠超PCB行業 5.8% 的整體CAGR水平,是PCB行業下屬增長最快的細分行業。
另一方面則在于,載板產能受限。咨詢機構TechSearch International總裁Jan Vardaman指出,芯片公司聚焦提升芯片性能,而非成本較低、利潤較微薄的項目,因此大多將載板的生產外包;盡管載板的功能日益復雜,且對芯片性能的重要性持續升高,但芯片制造商長期施壓載板供應商以壓低價格,導致投資受限,難以提高載板的產能。
此外,欣興山鶯廠今年2月份的火災也影響了BT載板的供應,讓本就已經供需不平衡的市場再遭創傷。
各大廠商為了應對產能短缺的困境,紛紛提出了擴產計劃。日本廠商揖斐電(Ibiden)擬投資16億美元建設新廠以取代大垣市的工廠,預定2023年投產;中國大陸廠商深南電路擬定增募資不超過25.5億元,用于高端倒裝芯片用IC載板產品制造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東山精密計劃投資15億元設立全資子公司專業從事IC載板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中國臺灣廠商景碩斥資10.06億元新臺幣訂購設備,用于擴充產能所需。
本土廠商:國產替代+乘勝追擊
業內人士多次預警,載板供應短缺的情況將持續數年。欣興董事長曾子章也曾指出,雖然各大廠都在積極投資,但每家實際產出的產品產能和投資仍有落差,包含設備精密程度、良率乃至應用層面都不同。
圖源:信達證券
在持續缺貨的浪潮下,是否意味著本土廠商迎來了發展的新機遇?從全球載板的競爭格局來看,市場高度集中,呈現著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三足鼎立”的局面。前十大載板供應商均來自這三個國家或地區,占據了全球高達80%的市場份額。
日系的揖斐電(Ibiden)、新光電氣(shinko)和京瓷三大行業巨頭幾乎壟斷了FC-BGA、FC-CSP等高端載板市場;韓系廠商三星電機、信泰電子、大德則依托韓國成熟的存儲產業逐漸壯大;臺系廠商的繁榮則是因為島內電子、晶圓代工產業為其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對比上述廠商的發展情況,一位業內人士向透露,本土載板廠商起步晚了至少二十年,正在全力追趕。信達證券在報告中指出,本土主要的供應商有興森科技、深南電路、珠海越亞等,占全球IC載板市場的4%-5%。
在巨頭牢牢把持的市場,本土廠商真的沒有機會了嗎?其實不然,集微咨詢分析指出,自2016年開始,大陸IC載板市場規模出現大幅度的提升,這個節點正好與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黃金時期契合,未來幾年大陸的IC載板行業有望充分受益于大陸晶圓產能擴充所帶來的紅利。與此同時,正在崛起的中國大陸顯示面板產業也是建立IC載板市場內需的一大支柱。
除了廣闊的內需市場外,我國寬松的政策環境和完善的產業鏈都是“助推劑”。與此同時,行業內漲價、缺貨、交期延長等一系列亂象以及中美貿易戰導致國內廠商迫切尋求國產替代,本土載板廠商有望乘勝追擊,進一步搶占市場。
那么本土廠商可以從哪些方面努力?上述業內人士表示,可從資金、技術、設備三個方面發力。
具體來說,載板是資金密集型產業,很多本土載板廠覺得投資2-3億元就能建一個廠,其實這個數額遠遠不夠,需加大投資;從技術上來說,國內起步較晚,與大廠的技術相比有差距,技術亟待攻克;從設備上來說,載板專業配套的設備和材料多被日韓企業壟斷,也急需改變現狀。
結語:可以預期,這一波缺貨漲價潮將助推本土載板廠商的訂單滿載。在寬松的政策環境和完善的產業鏈下,本土廠商有望加速國產替代的步伐。
(木棉)
,戲點鴛鴦大結局,鳳于九天28,小吃連鎖店 http://www.cityruyi.com/lm-2/lm-4/15927.html- 標簽:,方瑤,白鹿原在線閱讀,進口奶粉漲價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
-
【芯觀點】供需失衡之際,本土IC載板廠商如何乘勝追擊?
芯觀點──聚焦國內外產業大事件,匯聚中外名人專家觀點,剖析行業發展動態,帶你讀懂未來趨勢! 報道,長期以來,IC載板在芯片供應鏈中都不…
-
【芯調查】封裝產能松動成因復雜 多方角力還遠未達市場平衡
當前這個階段,沒有一個詞比“產能”更能牽動行業人士的神經。史無前例的缺芯大潮已經持續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從各種機構和權威人士…
- 10年來虧損超20億美元!福特汽車撤出印度生產線
- 每日精選︱微軟宣布無限期推遲重返辦公室;特斯拉Model Q曝光
- 集微訪談之國科微康毅:固態存儲·中國設計·賦能百業的機遇與挑戰
- 每日精選︱蘋果A15芯片性能遠超A14;奧迪A6L本月生產計劃僅1天
- 捷捷微電:推出新款150V系列N-溝道JSFET,助力5G通信等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