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陷入存量競爭后:手機產業如何突圍?
經歷過飛速發展的智能手機,如今正面臨著因市場銷量疲軟,導致“內卷”爆發的真實現狀。
根據IDC的數據顯示,2018年—2021年全球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分別為14.55億部、13.9億部、12億部和13.5億部。由此可見,雖然說2021年智能手機的出貨量較2020年有一定的反彈,但出貨量卻低于2018年、2019年全年。
年前,一位手機攝像頭業內人士與筆者溝通時直言,“2022年壓力山大,一方面所面臨的是競爭過于激烈導致的單價下滑局面,另外一方面,在激烈的手機市場競爭環境下,仍要進一步增加公司營收和凈利潤。”
該人士頗為無奈的說到,業績從何而來?在手機大環境不佳、競爭如此激烈的環境下,產品單價持續走低,想要獲得更多的營收和凈利潤難度頗高,蛋糕只有這么大,還存在被新進廠商分食的風險;另外雖然說非手機市場正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毛利率相對手機略有優勢,但目前仍遠無法與手機市場進行媲美。
換句話來說,智能手機消費不振而導致的內卷現象已成為目前困擾手機廠商們的重要問題,而手機供應商們“另辟蹊徑”持續在非手機市場開拓以填補因手機消費不振而產生的空缺難題至今難解。
“在智能手機出貨量持續遇冷的環境下,這時各家戰略會偏向集中至一個方向,守住自己的基本盤+刮取別人的基本盤。”另外一位業內人士直言,在智能手機消費不振、總量不增導致內卷的大環境下,2022年智能手機供應鏈端的壓力只增不減。
手機大廠“苦戰”有限市場
近年來,全球智能手機觸及“天花板”,陷入增長乏力的局面。
根據IDC的數據顯示,2019年是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連續下滑的第三年,出貨量為13.71億部,同比下降2.3%。2020年第一季度受疫情影響,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2.76億部,同比下降11.7%。隨著疫情的慢慢好轉,智能手機出貨量有所回升,2020年第三季度達到3.54億部,同比下降1.3%。2020年前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9.08億部。
由此可見,手機大廠正苦戰“有限”的智能手機市場。
“目前智能手機產品缺乏亮點,產品同質化頗為嚴重,全球智能手機行業早已告別高增長時代。” 日前,一位深耕手機產業鏈數十年的人士與筆者溝通時頗為無奈的說到,“智能手機整體成長動能疲軟,已無亮點刺激換機潮。”
在其看來,智能手機換機潮靠的是消費者換機的意愿,目前智能手機技術上的亮點并不會刺激消費者從一年的換機心態提升到9個月,反而推遲到15個月后才勉強換機,另外,智能手機的性能也在不斷提升,因此延長了智能手機的換機需求。
而在苦戰有限手機市場的背景下,受國內外疫情、供應鏈缺芯、人力成本上升、偶發用電受限、研發費用增加等因素綜合影響,使得2021年部分手機上游供應商業績出現下滑。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
據筆者梳理發現,2021年上述手機供應鏈廠商凈利潤同比下滑,而業績下滑的原因雖然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本質上頗為一致。主要是因為疫情、芯片短缺及所生產產品競爭過于激烈導致產品單價持續下降,進而影響了當年的業績。
不容忽視的是研發投入的增加也已成為影響凈利潤的重要指標。深入追蹤,上述廠商研發投入的增加主要來自于兩大部分,一部分是手機上游主要產品客戶戰略產品研發投入,另外一部分則是新市場布局所產生的研發投入。
不過,研發投入差異化的產生從側面印證了手機這一市場的創新性,同時也隱隱透露著手機廠商們“另辟蹊徑”的信號。
從移動辦公、到智能家居,再到智能汽車,手機品牌廠商都已積極布局。不過,遺憾的是,在消費類這一市場,至今沒有一個市場能真正比肩智能手機。
“如今的手機市場也已到了一個重要關口。”針對目前的手機產業現狀,一位手機產業鏈人士表示,“智能手機同質化嚴重,已到了早年諾基亞尷尬處境的時期。”
智能手機供應鏈的多重困境
手機上下游廠商都面臨增長瓶頸的困惑,怎么突破這個瓶頸呢?進入新的產業,如智能家居、穿戴、汽車或是一個機會。
不過,非手機市場的大門雖然已被打開,但是距離龐大的出貨預期還尚遠。換句話來說,手機廠商們一方面面臨著手機銷量疲軟、競爭激烈的環境,另外一方面還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去開拓新市場,而在開拓市場的過程中,既面臨著研發投入增多、人才短缺的現狀,還面臨著戰略轉型失敗的風險。
“在手機品牌端,全球智能手機需求量停滯,總量反而還有可能同比再萎縮5%—10%,這是最大的挑戰。”針對目前手機市場的困境,一位業內人士給出了自己的看法,其認為,“從智能手機的現狀來看,終端很難指望搶增長率,只能看如何保住自己的市占率以維持2022年的份額不低于2021年。”
該人士進一步直言,反映至供應鏈端,終端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向上游供應鏈蔓延,勢必也會給供應鏈造成多種壓力,對于供應鏈廠商來說,上游手機廠商殺價擠壓成本,為了維持基本運作,手機供應商痛苦接單,同時,在攻防的過程中會導致終端誤認為供應商支持力度不夠等問題的產生。
也因為此,在接單過程中,智能手機終端廠商與上游供應商之間存在的心理落差可能會導致終端更換上游供應商,而間接加劇供應鏈的洗牌。
從本質上看,2021年智能手機市場經歷了相對“低潮”的一年,而2022年對于智能手機上下游廠商而言,如何打破內卷、找到突破增長的路徑依然是重要課題。(校對|日新)
,暮光之城在線閱讀,花洗劍錄,圣城家園論壇 http://www.cityruyi.com/lm-2/lm-4/13398.html- 標簽:,torrentkitty中文網,10086100,笑傲江湖txt全集下載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
-
市場陷入存量競爭后:手機產業如何突圍?
經歷過飛速發展的智能手機,如今正面臨著因市場銷量疲軟,導致“內卷”爆發的真實現狀。 根據IDC的數據顯示,2018年—2021年…
-
韓媒:Rivian將在韓國建設電池試驗線
據韓媒TheElec報道,電動卡車制造商Rivian正計劃在韓國建立一條電池生產試驗線。 圖源:網絡 消息人士稱,這家美國公司的高管…
- PI薄膜業務穩定增長,瑞華泰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15.64%
- 雄韜股份中標京山市4748.8萬元氫能公交車采購項目
- 小米投資光電類傳感器研發商萊弗利科技
- 英特爾任命Christoph Schell為執行副總裁兼首席商務官
- 集微咨詢:國產CPU 大有可為 如何破解三大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