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智駕】鋰材概念股率先反彈背后,超長景氣周期成核心支撐
芯智駕──集萃產學研企名家觀點,全面剖析AI芯片、第三代半導體等在汽車“大變形”時代的機會與挑戰!
2021年,動力電池產業鏈企業受新能源汽車行業超預期景氣發展,股價持續飆升,讓市場產生市值超出合理范圍的擔憂,并在三季度后,鋰材企業股價開始理性回調,特別是去年12月后,受動力電池企業股價下滑影響,鋰材企業股價繼續相伴下滑。
不過近日如上情況已然發生轉變,以鋰、鈷、鎳為代表的鋰電上游產業鏈概念股率先反彈,贛鋒鋰業、盛新鋰能、華友鈷業、融捷股份等龍頭企業股價已連續多日上漲,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景氣,未來幾年鋰材仍將處于供不應求局面,成為本輪股價拉升的基本面支撐。
鋰材概念股股價率先反彈
新能源汽車產業超預期發展,帶動2021年動力電池產業鏈上市公司股價集體飆漲,部分企業僅一個月,股價漲幅就超過60%。由于股價拉升過快,被市場認為已偏離正常值,部分產業鏈企業從三季度末開始下修調整,截止目前,動力電池企業股價整體仍處于調整期。
不過筆者注意到,鋰材產業鏈上市公司股價已于近日觸底反彈,2月中旬至今,已有多家企業股價出現連續多天快速拉升現象,特別是稀有金屬相關原材料提供商,股價提升明顯。
鋰、鈷、鎳領域,中礦資源、贛鋒鋰業、盛新鋰能、華友鈷業、寒銳鈷業、雅化集團、融捷股份、天齊鋰業、天華超凈、江特電機、西藏珠峰、藏格礦業、西部礦業等一批相關產業鏈企業股價漲幅明顯,于2月9日前后,集體迎來新一輪拉升期,如上12家企業,截至2月25日收盤,股價較2月9日開盤價分別拉升了64.4%、18.82%、27.87%、21.4%、7.33%、51.09%、32.33%、21.72%、30.35%、36.2%、18.56%、17.13%、12.53%。尤其雅化集團,股價上升幅度超過50%。進入3月后,受國內外多重因素影響,部分企業股價有所回調,不過目前仍表現穩定,有蓄勢反彈之勢。
中礦資源股價走勢(來源:東方財富)
正極材料方面,相較如上企業,股價拉升稍晚一些,整體于2月14日開始拉升,容百科技、杉杉股份、廈鎢新能、德方納米、長遠鋰科、振華新材、當升科技、湘潭電化等企業股價均明顯提升,其中,湘潭電化表現搶眼,其股價于1月24日就開始上漲,至2月25日收盤,股價漲幅達34.88%。進入3月后,部分企業股價也有回調,不過整體已呈現出止跌趨勢。
電解液方面,股價走勢與正極材料基本一致,整體于2月14日開始拉升,多氟多、天賜材料、新宙邦、江蘇國泰、永太科技、奧克股份、天機股份、延安必康、華正新材等企業均漲幅明顯。不過,與正極材料概念股一樣,進入3月后也開始新一輪調整。
負極材料方面,繼續保持平穩,包括璞泰來、貝特瑞、中科電氣、翔豐華、國名技術、天奈科技等企業,目前股價漲跌不一,整體仍處于調整期。
值得注意的是,與鋰材股價普漲不同,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鋰能、欣旺達、珠海冠宇、國軒高科等動力電池企業在內,股價整體仍處于下行期。主流企業中,僅有鵬輝能源一家動力電池企業股價獲得明顯拉升,截至2月25日,股價較2月14日提升近30%。進入3月后,鵬輝能源股價雖隨大勢回調,不過市場仍分析認為,鵬輝能源此前股價漲幅相對較小,且聚焦儲能業務,未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市場旺盛需求成提振股市支撐
鋰材概念股股價率先反彈,景氣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是重要支撐。
根據工信部數據,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預期增長150多萬輛,全年累銷352.1萬輛,2022在車補退坡背景下,預判今年仍有500萬-600萬輛的銷售量。另根據集微咨詢預測,以目前增速,預計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將接近1400萬輛。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很多人還是訂不到車,需求還是處于井噴狀態。”
下游龐大的市場需求量,持續驅動上游動力電池及鋰電材料的快速增長。不過由于新能源汽車超預期發展,已導致動力電池產業鏈供給能力出現滯后情況。近期已有主機廠因動力電池供應不足導致減產、停產。
而上游原材料的緊缺,也讓鋰材價格持續處于快速上漲狀態。2021年12月末,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均價尚不及30萬元/噸,而在進入3月后即超預期突破50萬元/噸。“短期看,今年和明年(鋰材供應)可能真的很緊缺,因為需求提升得太快了。”億緯鋰能內部人士表示。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上游鋰材的擴產速度慢是造成供應跟不上需求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正極材料是重心,據了解,正極材料占動力電池成本比重達30%-45%,而鋰、鈷、鎳等產業鏈資源更是重中之重,但開采相對緩慢,使得贛鋒鋰業、盛新鋰能、華友鈷業、寒銳鈷業、雅化集團、融捷股份、天齊鋰業、天華超凈、江特電機、西藏珠峰、藏格礦業、西部礦業等產業鏈企業備受市場關注。
“目前各個環節庫存消耗殆盡,供應鏈處于緊繃狀態。礦段還沒有生產出來,下游已經在那等待,還是需求太旺。”某業內人士表示,“另一方面,目前市場價格超出歷史所沒有的價位段,行業沒有人敢囤積,導致各環節庫存水平遠低于安全庫存。”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的短缺僅是開始。根據GGII推測,2023年全球對動力電池的需求量將為406GWh,但供應量僅為335GWh,缺口將擴大至接近20%;而隨著下游需求的不斷擴大,動力電池的缺口還將進一步擴大,預計2025年缺口達40%。
國泰君安分析認為,本輪市場景氣周期達3-5年,而資源端成為關鍵突破口,“(鋰材)價格高位的持續性有堅實的邏輯支撐。”并成為鋰材產業鏈企業股價率先獲得反彈的重要支撐。
不過,與鋰材瘋狂漲價不同的是,動力電池企業的漲價卻非常“克制”,“雖然大家都在謀求動力電池漲價,不過上漲幅度有限,提價10%已經很不錯了。”某業內人士表示。
同時,有部分企業為了進入主機廠供應鏈,采取激進的低價策略;而部分從消費類電池切入動力電池領域的供應商,為了維系與主機廠的客戶關系,低價策略也是必要手段,動力電池業務處于虧本狀態,某動力電池企業內部人士表示,“目前還不到談賺錢的時候。”
此前動力電池板塊股價的過度上漲以及動力電池企業的內卷,雖然對股價拉升造成了一定推后,不過國盛證券分析師王磊認為,板塊超跌之后,實際上已跌出了真實價值。
(James)
,東吳證券官方網站,岳風柳萱小說全部免費閱讀,船到橋頭自然直19 http://www.cityruyi.com/lm-2/lm-4/18465.html- 標簽:,魅生涅盤卷,左手倒影 右手年華,韓劇七級公務員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
-
【芯智駕】鋰材概念股率先反彈背后,超長景氣周期成核心支撐
芯智駕──集萃產學研企名家觀點,全面剖析AI芯片、第三代半導體等在汽車“大變形”時代的機會與挑戰! 2021年,動力電池產業…
-
Yole:MCU價格今年繼續上漲 2026年前不太可能大幅回落
圖源:Yole 市調機構Yole Développement 3日發布最新報告稱,但2021年MCU價格漲幅超過預期,預計2022年將繼續上漲,且在2026年…
- 美光:今年5G智能手機將會極大地推動存儲芯片的增長
- 電子級化學品銷量明顯增長,興發集團2021年凈利潤增長581.95%
- 德邦科技快速增長有何奧秘?
- 湘潭電化:公司電解二氧化錳產品國內市占率為25%-30%
- 【IPO價值觀】存貨及應收賬款大幅攀升 現金流為負拉響匯成真空經營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