鎳、鈷、鋰價格仍居高位,加錳會成電池廠的主流選擇嗎?
當前磷酸鐵鋰和三元電池正極材料價格居高不下,已超出電池廠的承受能力而不得不漲價。此前,筆者從多個電池廠商了解到,目前已經歷了兩輪漲價,主流廠商基本都在漲價,普漲已是常態。
電池漲價最終買單的還是消費者,在當前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背景下,電池成本上漲無疑會對新能源車的消費造成影響。“電池漲價只能是短期應對上游材料漲價,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業內人士指出,“短期內,電池成本的下降主要靠上游材料價格的下降,而長期來看,電池成本下降靠的是電化學體系的創新。”
現有電池材料高漲,倒逼電池廠開發新型電化學體系
目前,磷酸鐵鋰電池、三元電池是動力電池領域兩大主流技術路線,但兩者上游材料的價格最近不斷攀升,截至2022年3月底,磷酸鐵鋰均價已達16.2萬元/噸,電池級碳酸鋰均價突破50萬元/噸,價格的持續上漲疊加供給不足,這也倒逼電池廠商嘗試更低成本、可替代的技術路線。
在此背景下,市場上出現了在磷酸鐵鋰和三元兩大電化學體系中,嘗試添加其他金屬元素。
海外市場上,特斯拉對于開發新型動力電池電化學體系持積極態度。據海外媒體inside EVS的消息,馬斯克稱特斯拉一直在探索在電池中使用更多錳,并且認為錳具有潛力。
從特斯拉的產銷量計劃來測算,到2025年,特斯拉動力電池需求量將超200GWh,其中中國工廠需求在60GWh以上。因此,馬斯克認為,“特斯拉需要數千萬甚至數億噸原材料,用于大規模生產這些電池的材料必須是普通材料,否則無法規模化。”
國內市場方面,寧德時代也在嘗試推出過渡階段的新產品——M3P電池。寧德時代方面此前接受調研表示,公司計劃推出的新產品M3P,準確來說不是磷酸錳鐵鋰,還含有其他金屬元素,公司稱之為磷酸鹽體系的三元。據了解,該體系成本較三元下降,改善了低溫性能,能量密度也比較好,屬于過渡階段的電池方向之一。
業內人士向透露,“新型的磷酸鹽正極,通過摻錳的方式,可提高電芯電壓,再通過加入鎂等金屬防止錳溢出,穩定電壓平臺;新的化學體系電池,它的能量密度可以超過170Wh/kg,這個既可以替代目前5系三元、還可以覆蓋鐵鋰電池。”
與三元體系不同,在磷酸鐵鋰電池中摻錳,被視為磷酸鐵鋰電池升級方向之一。磷酸錳鐵鋰具備穩定性好、安全性高,相較磷酸鐵鋰電池可進一步提高約15%-20%能量密度,而成本僅提升約6%。與LFP相比,LMFP增加約0.4kg/kWh的錳耗用量,錳含量占比約30%。在終端消費者日趨重視安全性、主機廠和電池廠重視降本增效的背景下,磷酸錳鐵鋰正極材料作為補充,有望迎來產業化爆發,進一步拉動錳的需求。
前述人士指出,“目前的鐵鋰系電池不能加入硫酸錳,因為硫酸根難處理;需要用四氧化三錳作為原料。”
此外,在鈉離子電池方面,據南丹麥大學研究團隊在《應用能源材料》上發表的論文中提出,包含鐵、錳和磷的新型電極材料可以提高鈉離子電池的功率和容量。將正極中10%-20%的鐵換成錳可以起到穩定溶液的作用,并實現整個充電過程中完全連續的固溶體轉化,使電池容量增加15%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寧德時代于2021年8月預告的第二代鈉離子電池采用錳基正極材料,錳含量約40%。
產業鏈相關公司積極布局錳資源
據統計,2020年,我國三元電池的高純硫酸錳需求量約2.2萬噸 ;錳酸鋰材料的電解二氧化錳需求量約9.5萬噸。在現有電池化學體系下提高錳的用量,預計到2025年,三元電池的高純硫酸錳需求量將超過15萬噸;錳酸鋰材料的電解二氧化錳需求量將超過20萬噸。
高純硫酸錳(HPMSM)主要用于鋰電池三元正極(前驅體)材料。從全球范圍來看,中國是全球最主要的高純硫酸錳生產國,合計HPMSM產能10萬噸/年。2021年,紅星發展的電池級高純硫酸錳產能為4.5萬噸/年,居世界首位。南方錳業HPMSM年產能3萬噸,美國Prince Erachem(唯一的海外生產商)3萬噸,浩林化工2萬噸,分列二三四位。
具體來看,紅星發展的電解二氧化錳與硫酸錳產能分別為3萬噸/年,2021前三季度產量分別為1.97萬噸與1.52萬噸;2021年中報披露,子公司大龍錳業擴建3萬噸/年動力電池專用高純硫酸錳項目已投入試運行,尚未實現滿產,2021年H1實現產量1萬噸。在資源端,據其披露,貴州子公司擁有兩個錳礦礦山,錳精礦總產能約25萬噸/年,目前尚未正式開采。
南方錳業涵蓋全球最長且豐富的錳產業鏈,其中電解金屬錳產能20萬噸,位居中國第二;電解二氧化錳產能12.5萬噸,位居中國第一;硫酸錳產能3萬噸。2020年,公司電解金屬錳產量18.81萬噸,硅錳合金16.54萬噸,電解二氧化錳產量9.69萬噸,錳酸鋰產量0.31萬噸,硫酸錳產量2.76萬噸。根據2021年中報,公司海內外錳礦合計權益儲量7743萬噸,2021H1錳精礦產量超過100萬噸。
湘潭電化的電解二氧化錳年產能12.2萬噸,2020年產量超過8.5萬噸,截至2021年10月,滿負荷運營生產中;高純硫酸錳年產能1萬噸。公司深耕錳系電池材料多年,是電解二氧化錳行業龍頭,現有產品中錳酸鋰型電解二氧化錳是制備錳酸鋰的重要前驅體。
三峽水利擁有自有錳礦開采、電解金屬錳生產加工及銷售的完整產業鏈。2020年,公司電解金屬錳產能10.6萬噸/年,2020年產量8.96萬噸,2021H1產量為4.37萬噸。
在磷酸錳鐵鋰正極材料方面,得益于與寧德時代的深度捆綁,德方納米目前已有磷酸鹽系正極材料進入產業化階段,未來若磷酸錳鐵鋰電池需求放量,德方納米有望從中受益。
寫在最后
“電池短期成本的下降靠的是原料價格,而長期的成本下降靠的是電化學體系的創新和升級。”業內人士指出,目前電池成本下降,不能僅依靠對礦產資源成本下降,電池廠還應主動嘗試化學體系上的創新。
誠然,在當前電化學材料體系下,鎳、鈷、鋰等相關的正極材料價格高漲超出動力電池企業此前的承受能力,通過漲價轉移成本壓力最終讓消費者買單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因此,對于動力電池廠商而言,尋找新的可替代資源,開發新的電化學體系以減少對現有礦資源的依賴,是動力電池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Andy)
,縱橫天下小說,莉莉卡奧特曼的乳液,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全集 http://www.cityruyi.com/lm-2/lm-4/12452.html- 標簽:,影音先鋒特物資,左耳終結,文章投閱網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
-
鎳、鈷、鋰價格仍居高位,加錳會成電池廠的主流選擇嗎?
當前磷酸鐵鋰和三元電池正極材料價格居高不下,已超出電池廠的承受能力而不得不漲價。此前,筆者從多個電池廠商了解到,目前…
-
中國軟件聯合飛騰公司、華大半導體等 擬參與設立中電信創
近日,中國軟件公告稱,公司及子公司麒麟軟件計劃合計出資7億元,擬與關聯方中國長城、華大半導體、中電信息、飛騰公司等共同…
- 安路科技:2021年時已獲得57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46項
- 中國成EPO專利增長最快國家,華為、OPPO連續3年排名Top25之內
- 蘋果拿下日本穿戴設備市場超7成份額
- 業內:政治經濟風險侵蝕終端需求 IC設計廠下調報價壓力陡增
- 芯片需求強勁 三星預估Q1營業利潤增長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