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論:2021年下半年中國手機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2021年上半年即將過去,不少人已經對下半年中國手機廠商的產品滿懷期待了,所以本期的數碼論,我們就來預測一下2021年下半年中國手機行業的發展趨勢。
1、百瓦級快充加速普及
從去年開始,中國智能手機行業出現了百瓦級快充,目前商用的廠商只有iQOO、小米、黑鯊、紅魔、努比亞。
iQOO
以往的百瓦級快充,由于高充電功率的關系,無法搭配大電池(容量在4500毫安時以上)使用。隨著技術的進步,百瓦級快充+大電池的組合將在下半年成為現實。
此外,像榮耀、OPPO等手機廠商也有望在下半年商用百瓦級快充,屆時對消費者來說,可選的百瓦級快充的手機產品又多了不少。
2、推出屏下攝像頭的手機廠商增多
去年中興A20全球首發屏下攝像頭技術,原本以為今年上半年會出現多款搭載屏下攝像頭技術的產品時,沒想到中國手機廠商們太保守,沒一個推出相關產品。
中興商城
不過有數碼博主透露,從下半年開始,將有多款搭載屏下攝像頭技術的手機產品登場,拍照效果也比之前的好上不少。
3、多主攝成為旗艦的標配
2021年上半年我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以往中國手機廠商傾向于在手機影像方面堆攝像頭數量、堆高像素,現在卻成了堆主攝的數量,例如中興的Axon30 Ultra后置就堆了三個6400萬像素的主攝像頭,中興Axon30 Pro后置也堆了兩個6400萬像素的主攝像頭。
中興商城
另外在小米11 Ultra、OPPO Find X3 Pro、一加9 Pro、努比亞Z30 Pro等旗艦機上,它們都不約而同的后置了多個主攝像頭。
多個中國手機廠商的旗艦機在上半年開始堆主攝數量,按照趨勢預測,下半年只會愈演愈烈,擁有多個主攝像頭儼然已經成為了旗艦機的標配。
4、折疊屏手機遍地開花
之前推出折疊屏手機的廠商也就三星、華為、摩托羅拉等幾家,隨著華為被美國制裁程度的加深,手機業務受到重創,摩托羅拉市場占有率不高,折疊屏手機市場要想做大,光靠三星一家明顯不行。
三星官網
雖然在2021年上半年,小米加入了推出了折疊屏手機的廠商行列,奈何產品的價格還是太高,加上小米的線下體驗店少,無法觸及更多的消費者,折疊屏手機市場的做大仍需要更多廠商的加入。
有韓媒報道稱,三星將從10月起向谷歌、小米、vivo等廠商供應可折疊OLED面板,由此看來,下半年將會有更多廠商推出折疊屏手機。
5、Android12快速商用
谷歌在5月份發布了Android12 Beta版,預計將在8月份左右推出Android12正式版,考慮到中國手機市場競爭很慘烈,產品高度同質化,手機廠商為了主打差異化費盡心思,而Android12的商用則會成為產品差異化的一大賣點。
從中國手機廠商在Android12 Beta版發布后迅速適配的情況看,各家都在爭取在下半年率先實現Android12的商用,而這也將有利于Android12的推廣與普及。
6、UWB技術有望爆發
2019年蘋果發布的iPhone11系列產品首次將UWB(Ultra Wide Band,超寬帶)技術植入其中,一年后,UWB技術才首次出現在Android旗艦——三星Galaxy Note20 Ultra 5G上,同一年小米雖然演示了UWB技術的應用場景,但是遲遲沒有公布該技術的商用時間。
2021年為了爭奪更多的市場份額,中國手機廠商們說不定會推動UWB技術的大規模商用,畢竟經過蘋果、三星兩大巨頭的試水以及多年的發展,UWB技術也更成熟,成本也降低了不少,此時中國手機廠商大規模商用UWB技術也就順理成章了。
7、氮化鎵充電器涌現
蘋果從去年開始不再附贈充電器,雖然三星、魅族、小米等廠商都跟進了,但是并沒有影響到氮化鎵充電器的發展。
realme
目前使用氮化鎵充電器的手機廠商不多,只有努比亞、小米、realme、OPPO等少數手機廠商,考慮到氮化鎵充電器體積小、充電效率高等優點,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再加上賣充電器等配件能夠幫助手機廠商賺上一筆,所以大概率在下半年中國手機廠商會熱衷于推出大量氮化鎵充電器供消費者選購。
至于2021年下半年中國手機行業還會出現哪些趨勢,我們只能拭目以待,數碼論也將對此表示持續關注。
,鄉村也瘋狂,區間放量,600153股票 http://www.cityruyi.com/lm-2/lm-4/3532.html- 標簽:,大眾高爾,比比在線,歡樂英雄txt下載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
-
數碼論:2021年下半年中國手機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2021年上半年即將過去,不少人已經對下半年中國手機廠商的產品滿懷期待了,所以本期的數碼論,我們就來預測一下2021年下半年中國手機行…
-
總計增資8666.67萬元!眾合科技擬對浙江海納進行股權優化
6月8日,眾合科技發布關于深化并落實一體雙翼整體戰略規劃方案并強化公司經營責任機制的公告稱,公司于2021年6月7日召開第八屆董事…
- 【集微連線】連漲12個月,液晶面板Q4將供過于求?
- 【芯觀點】京元電引爆臺灣半導體產業疫情,折射兩岸勞動力隱憂
- 中信證券丁奇:智能汽車的商業模式核心將會是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
- 構建四大產品線,充分滿足汽車電動化、集成化、無線化和國產化需求
- 北京君正:部分產品已經提價,目前產能仍然很緊張